二十五载三尺讲台育桃李 ——记安徽省优秀教师张小龙

2024-09-09 08:38    淮北新闻网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盆植物叫什么名字吗?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迅速知道?其实很容易,用智能手机拍照就能识别。”9月4日,在杜集区袁庄实验学校信息科技课堂上,张小龙老师用简单的生活例子引入教学开场,让学生们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到知识。

今年45岁的张小龙,自1999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已在袁庄实验学校任教25个年头。他坚守农村教育第一线,坚持着自己的初心,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着,将职业做成事业,为自己筑梦,为学生筑梦,为青年教师筑梦。

“好老师”是职业追求和目标

“做个好老师就要让自己在课堂上扎根,在讲台上发光,那是我刚成为老师就定下的目标。”张小龙告诉记者。

1999年9月上班之初,服从学校安排的张小龙带二年级数学课。至今他难忘进入课堂的第一节课情形,当时他略显紧张,面对二年级的学生,有些拘谨,尽管自己竭尽全力,看到孩子们迷茫的眼神,他知道那节课是失败的。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在这以后,他以老教师为榜样,经常去听课,不断学习和钻研,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006年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现称信息科技),由于专业对口,开始任教三至六年级课程。突然从只教2个班的数学课,转变成教多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课程与以前不一样,学生也多了,张小龙极度不适应。怎样才能上好这么多班级的课,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这是考虑的首要问题。张小龙没有被压力所吓倒,除了钻研教材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始通过网络观摩教学视频,把学习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上,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校领导的建议下,还通过比赛这个途径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2009年,在淮北市小学信息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并在安徽省2010年小学、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暨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此后,他更加坚定了方向,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向专业型教师发展。三尺讲台需要四季耕耘,只有挥汗耕耘才会收获欢喜,在2014年第四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好老师”是孩子们的筑梦人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好老师应该为学生做些什么?”张小龙经常思考这些问题。

不知不觉已经在学校工作了25年,虽然身处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但张小龙从没产生畏难情绪,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这也成为激励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2018年上半学期时,张小龙无意间听到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特别喜欢编程,上网看视频都到晚上11点多。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小龙在想,编程教育已在市区学校开展得红红火火,农村的孩子也要赶上这个步伐。于是,他在2018年暑假期间开办了编程学习兴趣小组,免费带领学生学习编程,课程每周三次,每次2个小时。经过暑假一个月的学习,学生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此之后编程课也成了学校的特色课程,一直开展到现在。“编程不再距离孩子们那么遥远,农村的孩子也可以学习到编程。”张小龙介绍说。近年来,他所带学生参加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等活动,7人次获得省级奖项,几十人次获得市级奖项。孩子们非常喜欢上他的课,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他认为:“为学生筑梦,让学生快乐成长,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

“好老师”是青年教师的领路人

“多亏了您多次给于我指导和帮助,要不然我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这是张小龙的徒弟刘伟在参加省级比赛,获奖后的肺腑之言。

近年来,张小龙开始更加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他经常鼓励学校青年教师要努力工作,要注重专业成长。“好老师就是要激励青年教师成长,激励青年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梦!”每逢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比赛,总能主动去关注青年教师备赛情况,一起备课、磨课,传授教学经验。在教学方面,他耐心细致地指导青年教师如何设计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科研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和平台,还亲自指导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除此之外,张小龙老师还注重培养情怀和职业道德,他经常与大家分享教育心得和人生感悟,引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获得了安徽省一等奖。2021年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获得了淮北市一等奖,安徽省二等奖。2023年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获得了国家一等奖。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张小龙多次受到区、市级嘉奖,2024年被授予“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生倾情当人梯。坚守农村教育二十五载来,他努力用自己的青春和热爱去践行“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 黄旭/文 梅月/摄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