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个村(社区)联合出资近1200万元,成立3家强村公司,开发“皖北川藏线”景区四季业态,打造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星空田园”,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13.57%。今年以来,烈山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资源集聚、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大力推行“跨村联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为促进村民增收、集体创富、整镇提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再探新路。
组织联建夯基础、促活力。综合考虑地缘相近、资源相通、产业相似等因素,在全市率先打破镇域组织体系壁垒,探索构建“1+1+N”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即以镇党委为核心,以强村公司为抓手,组织所辖N个行政村建立“跨村联营”党建联盟,以“党建链”串起“共富链”。目前,已成立强村公司3家,其中,烈山镇14个村(社区)各拿出40万元,投资560万元注册成立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公司,入股联营成为合作主体;宋疃镇成立淮北正锐科技有限公司,对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专人包保”;古饶镇成立淮北市兴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21个村(社区)入股资金等方式,实现村级资产资源优势互补、叠加发力。
人才联用强根基、集智力。注重培养乡村振兴“排头兵”“合伙人”,推荐村党组织书记、优秀“两委”干部3批9人分赴湖州安吉、嘉兴南湖挂职锻炼;带领镇班子成员、村(社区)书记、致富带头人170余人次到芜湖、黄山、金寨、邳州等地观摩调研,学习借鉴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在农文旅融合、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经验做法。同时,为优化提升烈山镇四季榴园景区品质,多方比选招引陕西沐春文化旅游公司托管运营,选派8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全权负责景区各项工作;聘请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淮北师范大学等专家团队把脉问诊,综合研判群众意见,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产业联兴增实力、聚合力。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跨村联营”的重要支撑,一体谋划、联动布局。针对四季榴园景区景点数量不足、关联度不高等问题,以“皖北川藏线”为串联载体,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等方式,丰富景区四季业态,联合开发各类娱乐项目10个。深挖线上线下市场,补齐“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链条,丰富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营销方式,开展“寻味烈山”美食宣传活动,举办地锅鸡美食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推荐的赵瓦房民宿项目荣获全省乡村民宿创意设计大赛皖北唯一指定改造设计点,景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此外,占地270亩的古饶镇秦楼村“星空田园”项目已于今年4月开工。该项目定位打造集研学、夏令营、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教育实践基地,预计年底前完工。
资源联享凝人心、提效力。区级层面推进文旅、发改、农水、生态等部门协同联动,清点四季榴园景区核心区各村闲置资产,将游客中心、停车场、石榴大市场等资产移交烈山镇属地管理,招租盘活30间闲置门面,变“散乱”为“精治”。同时,统一规划土地资源,调整优化120余亩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解决景区项目落地;申报龙脊山、乡村振兴等项目专项债券共计3.6亿元,实施森林防火通道、石榴大市场等项目改造提升,建成“皖北川藏线”、安徽首个青年公园等多个网红打卡地。整合文旅、农水等部门各类资金8000万元,用于景区亮化绿化、明清石榴园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实现资源要素有效集聚、精准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