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镇各部门、村(社区)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本职工作,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保十争百”重任,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濉溪的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
坚持深化改革,聚焦有效投资,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濉溪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深化改革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扩大总量、提升质量、调优结构,聚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强化班子成员联系包保企业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产业效益显著提高,2024年上半年财政收入3.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总量61%。落实粮食面积2.2万亩,实现“二十连丰”。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和休闲农业精品工程,持续做大精品果蔬、黑小麦、中药材、优质蘑菇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镇纳统规模工业企业11家,工业投资增长形势较好,纳统规上服务企业12家。电商园区累计注册企业130家,其中年网销额超千万元电商企业10家,纳统的限上电商企业5家,园区企业年产值突破3.5亿元,带动就业1100余人,被省商务厅授予省级“电商强镇”。濉溪古城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入选安徽省“皖美消费新场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坚定不移强基赋能,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推进老城、河西片区综合开发,使城市外向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乾隆湖路、沱河东路加快建设,北环路、岱河西路等断头路全面打通,溪河路涉铁立交、岱河路北菜市段、金沙路跨老濉河桥加快推进,G237黄桥段建成投运,徐淮阜高速、淮宿蚌高铁提速建设。皖溪佳苑实现封顶,英伦城邦主体完工,宏宇之心城顺利交付,锦绣花园稳步推进,中苑大厦完成招商,房地产遗留问题有序化解。加快杜庙二期棚改、高铁西站片区开发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时代广场、城南三角广场城市客厅,顺达公园建成开放,溪河公园精致提升。扎实推进住宅物业管理“三大攻坚”行动,全镇23个社区94个物业管理区域(含家属院片区),物业服务覆盖率100%,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93%,御溪荣境小区获评省级“皖美红色物业”,融翔时代之光小区、理想城小区获评市级“皖美红色物业”暨网格“1+1”示范小区。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积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以创建巩固“平安濉溪”为载体,创新实施“四心工作法”化解信访难题,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全力以赴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原则,打造5个社区的标准化“客厅式”办公党群服务大厅。推进3个“智慧社区”平台建设,打造34个“益新一驿”党群服务驿站,在全市率先推出“党建+邻里中心”模式,建立区域性的便民服务综合体,推广“一岗通办”,为居民提供民政事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等“一站式服务”,极大满足居民实际需求,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坚持产业引领,巩固农文旅融合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全面加强辖区行政村党组织建设,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五清一改”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推动和美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利用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放式党校等多种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解决精神文化层面最急盼、最牵挂的现实问题,使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以“千年古集·烟火蒙村”庙会为契机,凝聚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民俗表演、非遗文化展览、农特产品和美味美食展销等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综合收入812万元,绘就和美乡村新“丰”景。
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新濉溪,产城融合示范镇”。据介绍,下一步,濉溪镇将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抓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聚焦城市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两大任务,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幸福感。加快河西八里片区、高铁片区征迁进度,整合、利用“沉睡”的厂房、土地,为招商项目的引进、落地和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推动城乡功能衔接互补,利用“小积分”转化“大成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德治、自治。充分深挖辖区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农业等资源,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景点。深化“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多方赋智”基层治理模式,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将党建“绣花针”真正穿起群众幸福的“千条线”。
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李莹 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