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抢收完最后一块地,濉溪县刘桥镇1100多亩黑小麦颗粒归仓。连续忙碌了几天的种植户、村支书、专家、收购商等聚集在地头,大家迫切想知道这块最大的黑小麦种植区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刘桥村的650亩‘济紫麦2号’总产75.92万斤,平均亩产1168斤!”麦子刚完成入库,濉溪县沐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玲便迫不及待地向大家报告了好消息,现场一片啧啧称赞声。
黑小麦品种“济紫麦2号”是从山东引进到安徽种植的,一直在负责技术和品种引进的王子成研究员最有发言权。据他介绍,该品种是2022年秋播前,安徽圣尚农业公司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买断生产经营权的一个小麦新品种。经过试种,这个品种经受住了2022年冬季的极端冻害天气考验,表现出抗病、抗旱、抗倒伏等优点。
“科技赋能是关键!”王子成口中的科技赋能指的是在小麦灌浆期的关键节点,通过无人机两次喷施富硒、SOD和总黄酮的植物菌液,最终实现小麦籽粒中花青素、硒、SOD和总黄酮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叠加,并且产量也明显提升,可谓是科技赋能实现“质”和“量”的大幅提升。
颜色一变,商机无限。上海千春农业公司经理郑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他认为,未来农业,食物的营养价值将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营养健康型功能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从刘桥镇走出去的创业者,他深知济紫麦2号的价值,自愿为上海千春和濉溪沐梵牵线,在刘桥镇发展济紫麦2号订单种植1100亩,每斤小麦商品粮比普通小麦加价0.2元收购,实现现金收购、集中入库。
刘桥村党总支书记陈大龙带头种了300亩,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种子和植物菌液喷施均由濉溪沐梵公司免费提供,每亩地30斤种子就省了180元;小麦每亩增产100多斤,回收价每斤还高2毛钱,增收的部分合计380元,每亩地增加效益560元。”
“我们公司把收购来的黑小麦一部分加工成黑麦全粉、麦片,一部分用来酿造啤酒、白酒,由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被问到如何进行深加工,郑涛介绍说。
从好品种到好收成,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科技赋能+订单模式”让刘桥镇1100多亩黑小麦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多方共赢的局面由此形成。
记者 闫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