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濉溪县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底气

2024-06-05 09:31    淮北新闻网

清晨,临涣沈家大院茶馆里,长条桌凳,粗瓷黑碗,一口回甘的棒棒茶,伴着台上鼓韵新风,以茶会友,读报听书。

上午,濉溪县文化馆公益古琴课堂,丝丝阳光穿透古朴的窗棂,古琴爱好者们正执手抚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午后,百善镇柳孜文化园内,绿杨芳草长亭路,微风轻拂,运河古韵千年,涵养了黄淮河平原地区民风民俗。

傍晚时分,走过濉溪古城650米长的青石板街,凝聚了记忆串起的乡愁,连接了新景与旧街的烟火气……

随着“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走进濉溪县看发展的采访足迹,两天的时间里,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文化的脉动。它时时刻刻浸润着城市的筋骨,点燃了蓬勃的生命力。

自春秋时期的铚邑,濉溪有着2300多年历史,隋唐大运河通济流淌,淮海战役双堆集主战场荡气回肠,茶俗古镇人来人往,千年口子窖闻名遐迩。特别是“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等风流人物名传千古,《广陵散》《梅花三弄》等古琴曲源远流长,“红色热土、运河故里、茶俗古镇、琴韵酒乡”成为濉溪鲜明的文化标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一个城皆是如此。近年来,濉溪县把深厚的文化与创新创意融合,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3年11月,濉溪县启动了2024中国·淮北首届嵇康古琴艺术节仪式,并举行了“淮北琴怀”古琴文化发展专题讲座和濉溪嵇康古琴艺术中心揭牌暨文化馆古琴班开班仪式。濉溪文化馆已被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授予皖北地区古琴专业考级点,成立了古琴之乡创建领导小组,确立了打造古琴之乡的目标定位,推深做实“以琴会友、以琴育人、以琴促产”三篇文章,扎实推进古琴之乡的创建工作。

与此同时,600年茶文化的临涣有了“移动茶馆”,一批文化工作志愿者们带上大茶壶、“棒棒茶”走出临涣,将宣讲与茶文化、淮北大鼓等文艺形式融合起来,传播党的政策理论,讲好身边好人故事,让文明之风充盈广袤乡村。作为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在建的柳孜运河遗址大棚建设项目预计今年6月完工,10000平方米永久性、封闭式保护大棚,完善现有柳孜运河遗址本体保护设施,同步建设展陈博物馆,利用5G、声光电等技术结合遗址本体展示,更好地宣传推介隋唐运河文化。此外,濉溪古城里不仅保留历史文化,留住红色记忆,也配合年轻人的时尚需求,打造古城文化特色美食街,增加古城文化内涵,提升游客体验度。相继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十佳夜游街区”“安徽省数字创意与文旅产业十佳落地项目”“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馆”等荣誉称号。入选“安徽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红色教育基地”。

在城市文化上下足功夫,以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硬实力。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当前濉溪县正处于厚积薄发的上升期,深度发掘、充分利用好全县文化资源,聚焦“一梁五柱”下功夫,进一步擦亮文化底色,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的濉溪,加快建设文化强县,大有可为。

    记者 于晓 通讯员 李莹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