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舞蹈、歌伴舞、配乐诗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还有少儿戏曲、二胡演奏、音乐快板等体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非遗传承原创曲目;
既有耳熟能详的《美丽中国》《勇气大爆发》等一系列经典曲目,也有体现相山特色的《魅力黄里》《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等自编曲目……
前不久,以“童心逐梦想艺起向未来”为主题的相山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在淮北市传媒中心演播大厅成功举办,30余所中小学校的300余名师生参加。来自相山区中小学校200余幅绘画、书法、篆刻、摄影等作品也同时展出。本次展演节目秉承文化熏陶与美育实践相结合的宗旨,16个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整场演出充分体现了相山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教育追求,展现了相山学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大家献上一场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相山区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等美育课程,探索多元化的美育教学方式,建立课堂教学、课后服务、艺术社团、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推进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审美格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2023年,相山区教育局荣获全国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
相山区以美育课程为基础,涵养学生艺术素养。严格落实《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各中小学校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健全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建立4所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推进美育教师“送教下乡”。学前教育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认识美、感受美的良好品质和创造美的良好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器乐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丰富审美体验。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团体合作开设美育课程,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相山区区属学校合唱团、民乐团节目多次荣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同时,该区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拓宽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渠道,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成立美育名师工作室,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与淮北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选派美术、音乐学院见习大学生70余人参与学校美育发展。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鼓励开展对乡村学校各学科在职教师的美育培训。完善设施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补齐师资和资源短板。
此外,相山区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开展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体参与重大演出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整合教育系统省、市书协会员资源,开展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活动。2023年,相山区淮纺路小学花样跳绳队在全国跳绳联赛(广西北海站、安徽淮北站)获得17项第一名,并在第七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奖赛中获得4项第一名。淮北市第十一中学被授予全国书法篆刻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淮北市翠峰小学、淮北市长山路小学、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相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被淮北市文化馆授予“淮北市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
■ 记者 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