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合众为什么行? ——解码民企发展的杜集样本

2023-12-23 08:03    淮北新闻网

11月30日,一条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被评为“2023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的消息在公司董事长石晴的朋友圈被刷屏。这家2022年就实现产值1.86亿元的民营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皖美品牌、淮北市诚信单位、淮北市优秀工业企业、淮北市科技创新十强企业等几十项荣誉。日前,记者走进淮北合众,试图了解这家杜集区民营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秘诀。


党建引领

产业链党建聚“链”成势


上午10点30分,石晴结束了公司党支部活动。与常见影视剧中女企业家的高冷形象不同,这位年轻的企业掌舵者身着藏蓝色工装、胸前佩戴党徽,温文尔雅、笑靥如花。

“党建是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链’起了产业链、资源链、服务链,将资源、力量、服务整合起来,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发展。”石晴道出了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秘诀。

淮北合众成立于2011年,2021年10月搬迁至杜集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集洗选环保设备、带式输送机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公司实现产值1.86亿元,营业收入1.36亿元,利润总额591.38万元,上缴税金超过761.86万元。预计2023年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年纳税1200万元。

在石晴看来,非公党建为像合众这样的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近年来,我市依托“五群十链”产业布局,探索实施“红链赋能”行动,大力推进跨县区(园区)产业链党建工作,凝聚合力解决产业链条短、链内企业配套协作能力弱、产业集聚能力不强等问题,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

杜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娟介绍,杜集区坚持“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成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党建联盟,打造多方协同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共进、互促共赢,吸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上下游12家企业加入党建联盟,定期举办“红领论坛”“红领讲堂”活动,培育了合众机械等7个非公党建示范点,提炼打造“合心向党,众心益企”等党建品牌,坚持党员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步推进,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公司这几年发展了12名党员,目前共有党员26人,党员在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个岗位都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石晴介绍,小到食堂饭菜品种、公司播放歌曲,大到公司新品研发、发展战略等,都充分发挥着党员的智慧,大大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优化环境

助力民企提质增量


在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员谭振坤正在设备旁边忙碌。通过政府的“招才引智高校行”,他和其他7名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顺利入职。

“年初时公司急需技术人才,杜集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推荐我们参加‘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很快解决了用工问题。”石晴介绍,杜集区在落实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还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留得住人。

在公司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政府很快落实补助资金15万元。公司发展需要专业性的高技能人才,政府帮助搭起校企合作的桥梁,同时,岗前技能补贴、一次性就业补助等优惠政策让员工和企业都得到了实惠。作为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淮北合众符合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杜集区税务人员点对点指导,主动提供政策对接,企业税款从延缴3个月到延缴6个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让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上。

杜集区发改委主任王东介绍,杜集区不断优化服务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做优政务服务,持续压减审批事项,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1.02个工作日,平均申请材料精简为1.48件,企业开办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加强与企业的互通互联,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完善服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开展“人才贷”“园区贷”“科技贷”业务,着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

抢占新赛道制高点


12月1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的7名科研人员组团来到淮北合众的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公司新产品研发方案进行最后研讨。“我们一直坚持科技创新,注重自主研发,这样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石晴介绍,从一开始生产传统矿山机械,转型升级到智能环保的高端设备制造,合众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

今年10月,公司被评为2023淮北市工业领域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暨优质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双重缓冲式导料槽”被评定为“2023年第三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1月,公司又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3年度安徽省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干雾抑尘装置”被评为“2023年度安徽省节能环保新产品新装备”。

在石晴看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至少1000万元,我们深知,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公司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石晴介绍,2022年,公司建成了总建筑面积266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研发技术人员占比28.5%。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为辅”理念,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在杜集区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其科研人才、软硬件设备等资源,使之成为公司研发能力的重要补充,公司的技术中心荣获淮北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陆续开发出智能纠偏、智能清扫器等智能环保设备、干雾抑尘等粉尘综合治理设备,以及全密封除尘导料槽等智能环保除尘设备产品,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

坚持党建引领、政府精准施策、公司科技创新,让淮北合众在杜集这片热土上不断发展壮大!去年8月,淮北合众商标获得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成为公司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淮北合众商标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我们将努力打开国际市场,让‘合众造’打响杜集品牌、淮北品牌乃至中国品牌,我们的目标是5年内力争上市,成为淮北市第一梯队上市的民营企业!”石晴目光坚定地说。

记者 冯冬梅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