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绳彩飞扬跃动相城”2023年全国跳绳联赛安徽淮北站赛事圆满落幕。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7支参赛队伍978人参赛,淮北市参赛队斩获6金14银12铜及3个金杯、1个铜杯。作为此次全国赛事的承办方,相山区教育局借助这一赛事,充分展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的主动作为,以及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践行“五育”并举、促进“五育”融合的突出成果。
近年来,相山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教育强区发展目标,不忘树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积极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与江苏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深化合作办学,均衡发展呈现新格局,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2023年,先后荣获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集体,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相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刚在采访时说,“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们推动各项工作的力量来源。”近两年来,相山区教育局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坚持教育惠民,结合实际、创新思路、迅速行动,树牢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推动“安心托幼”及“老有所学”行动提质增效。一方面,全面聚焦“入园难”“入托难”“接娃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多渠道延伸托育服务,让群众“托”得放心、暖心、安心。2022年以来,相山区新增公办幼儿园10所,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新增公办学位1440个。目前,有独立托育机构8处,2至3岁一体化幼儿园30家,有效解决了“托育难”“入公办园难”等问题。推动出台《相山区幼儿园延时服务实施方案》,实现全区幼儿园延时服务全覆盖,并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延时服务内容,让幼儿教育更有温度。另一方面,为更好满足广大老年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大力构建1+10+N老年教育三级体系,全面推进“老有所学”行动落地落实,不断提高老年同志获得感、幸福感。目前,投资500余万元的相城老年大学改建提升工程已完工,覆盖区、镇(街)、村(社区)的三级老年教育体系的服务网络已搭建完成。淮北相城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锦华苑社区老年大学的“书香锦华育银龄”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五强化”绘就“夕阳红”——相山区“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案例》,作为面向全国遴选的100个社区教育典型案例之一,成功入选教育部计划编辑出版的《新时代社区教育案例·百选》。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孙刚表示,相山区教育局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秉承“五育融合、集团办学、全息育人”理念,探索“五育+”育人模式,着力推动“四特一新”建设与发展,因地制宜开发一批特色课程,聚焦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项目、特色赛事、特色学校,培育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构建全息式育人新生态,全力推进“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创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目前,相山区已被命名为淮北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
“为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我们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当成提高区域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民生工程。”孙刚说,为了让同学们公平地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宽敞的学习环境,新建淮北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学校、江苏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实验学校、淮北市翠峰中学,改扩建相山区实验中学、钟楼中学、张集中学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共增加学位6780个,极大缓解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地域有界限,学习无界限。相山区教育局突破行政区划和中心城区、近郊、远郊三个区域界限,以“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推动区域教育共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成立5个教育集团。注重发挥高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对基础教育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与江苏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深化合作办学,不断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大力推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时刻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崇高使命,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着力推动相山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区作出更大贡献!”孙刚表示。

记者 邹晨光
摄影 记者 陈文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