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成“活水” 扮靓乡村颜值

2023-11-09 08:37    相信新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百姓的深切期盼,也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一环。

秋种时节,田间麦苗苗匀根壮,生机勃勃,环绕其间的沟渠水流潺潺、清澈见底,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相山区渠沟镇张楼行政村程阁中心村徐徐展开。

“沟渠里的水草、鱼蚌是养殖的吗,有什么作用?”“水的源头在哪里,是怎么循环流动起来的?”10月25日,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李莉带领委员工作室成员和民盟界别委员,实地调研程阁水生态修复工程,大家边看边问。

“我们从村子北边的上游河道,抽水到近村的池塘进行自然净化,再通过沟渠连通村里原有的两个池塘,利用地势落差和提升泵,让水流动起来,形成环绕整个村落的活水循环。在水体中用生态化治理技术构建‘贝鱼草菌藻’平衡系统,达到生物自净、改善水质的目的。”项目负责人热情洋溢地介绍。

“原来这些池塘、水沟里都是死水,气味难闻,现在不仅水清了,我们平时还可以用来灌溉、洗衣洗菜。”附近的村民对环境的变化纷纷点赞。

渠沟镇负责同志介绍,程阁中心村现有村民300余人,治理前的沟塘水质为劣五类,在听到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的治理呼声后,因地制宜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现在末端水源达到二类水,不仅解决了原来困扰村民的黑臭水体问题,还变废为宝,成为村民日常用水,整个水系也华丽转身为点缀村庄的“珍珠”和“项链”。

“这种生态化治理模式,不用建污水处理设施,不用铺设污水管网,不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还将沿线水塘打造成了生态景观塘。”“如果成片治理,运维费用很低,养殖的贝类等水产品还能带来产业收入,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委员们纷纷表示很受启发。

这次深入田间地头的调研,是市政协委员工作室为民履职的一个缩影,只有俯下身子,脚踩泥土,倾听民情民意,才能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水平。“我们除了要把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出来,还要针对水生物如何过冬、行洪期间如何保护水体、不同污水源如何优化鱼贝蚌螺配比等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助力在全市推开试点,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调研中,李莉对委员工作室成员提出要求,力求取得实效。

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郭强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