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学院社区创新社会治理,探索“走着办公”,在走网入格中回应居民最迫切的愿望、解决居民最急迫的问题、关心居民最切身的感受,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动作为,社区“走出来”,着眼解决“急难愁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社区实际,主动靠前服务,以“全科网格”为抓手,通过推行社区网格员“人在格中走,事儿在格中办”服务新模式,创建“走着办公”党建服务品牌。落实“即办、代办、陪办和上门办”四类网格事项,实现群众诉求在网格发现一网通办。针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居民行动不便问题,明确网格员就是第一责任人,制定“接单-派单-督单-审单”四级闭环管理机制,坚持紧急事情“立刻办”、特殊事项“绿色通道办”、疑难问题“提级办”。截至目前,上报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00余件,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条条有整改、件件有落实”。
多元参与,居民“走进去”,源头活水澎湃来。运用“红色小网格,服务我先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围绕网格服务管理运行,建立网格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发挥网格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网格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开展理论宣讲、创城爱卫、文艺演出、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营造浓厚志愿服务氛围。同时,推行“服务兑换服务”,联系辖区居民、商户,制定如清洗空调、爱心义剪、老人陪护等“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兑换服务”的形式,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让社区居民从“看客”向“主人翁”转变,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实现居民自治。已先后征集服务清单20余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造血”赋能,全盘“活”起来,共建成果全民享。面对社区运转压力叠加的态势,学院社区结合小区邻里党建工作,探索“公益化+市场化”运行模式,引入能够满足社区需求的优质资源,以项目运营实现营收反哺,解决社区问题、拓展公共服务,为社区发展“造血”赋能,为邻里和美生活提质,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双跃升。按照“成熟一个、带动一片”原则,委托专业机构运营与社区自主运营并行、公益服务与商业服务结合、公共效益与经济利益兼顾的管理运营模式,引导小区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居民所需,探索新项目、新模式,梳理老旧小区下水道盖板破损、照明设施损坏、路面破损等微改造事项10余项,变被动等资金为主动投入,通过更换水泥盖板、清理堆积物、补植绿化带等举措,让小区旧貌展新颜,实现城市有机更新,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基层力量。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万福威 李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