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临桂)举行,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在旅游展上正式发布2023年“气候好产品”,濉溪鲜食黑糯玉米榜上有名,这也是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特色农产品。
“气候好产品”好在哪?
濉溪鲜食黑糯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仅外观乌黑发亮、色泽独特,而且营养丰富、香黏可口。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鲜食黑糯玉米的营养价值越发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关注。
据了解,与普通玉米相比,黑糯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尤其是赖氨酸、精氨酸等具有广泛营养生理功能的氨基酸含量分别高出25%和66.67%;玉米籽粒中维生素E的含量达6.6mg/100g,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是普通玉米的8.5倍,且含有大量水溶性黑色素。同时,黑糯玉米含有很高的花青素和酚类化合物,具有保护细胞、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好气候成就好产品。濉溪县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类型为黑糯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也让该县在做大做强鲜食黑糯玉米的道路上一路凯歌。
“濉溪县夏播的鲜食黑糯玉米常年于6月中下旬播种,8月上旬抽雄吐丝。近40年来,其生长季平均气温26.5℃,降水量473.6mm,日照时数596.9h。”濉溪县气象局局长吕森林告诉记者,特别是在玉米品质形成的关键期8月上中旬,平均温度为25.1~30.0℃,75%的年份日较差在7℃以上……“温度适宜,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累积多,这些都有利于濉溪鲜食黑糯玉米优异品质的形成。根据近40年濉溪鲜食黑糯玉米气候品质评价结果,其中82.5%的年份气候品质达‘特优’或‘优’级。”
气候优势如何转化为产品亮点?
“气候好产品”认证是气象部门近年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旨在通过挖掘区域优质气候资源,赋能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此次濉溪鲜食黑糯玉米在全国打响品牌的背后,离不开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倾力帮扶。
2021年8月,濉溪县农业农村局与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就打造濉溪鲜食黑糯玉米“气候好产品”达成合作。协议签订后,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随即启动了濉溪鲜食黑糯玉米“气候好产品”的申报工作。
“为了做好‘气候好产品’申报工作,县气象局成立了气候好产品和气候生态优品认证工作小组,编写了《濉溪黑糯玉米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濉溪县黑糯玉米气候品质评价报告》”吕森林介绍,“我们选定孙疃镇陈楼村一块试验田建立气象监测点,通过对黑糯玉米农田气候、土壤、生物灾害等进行监测,理化指标检测,挖掘优异品质因子,开展气候品质评价和溯源体系建设,为建立评价模式和认证指标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让气候优势更好转化为产品的亮点、卖点,县气象局专门制作《黑糯玉米生长期气象信息》专项产品,详细分析当地黑糯玉米适宜播种期、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等所需气象条件,及时提出生产建议,组织农业气象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向种植户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开展气候品质评价宣传工作,让农户更深入掌握濉溪气候和农产品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更好地从气候方面趋利避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
好产品怎样带来好收益?
“鲜食黑糯玉米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低脂高纤维,具有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而且市场需求量大。”61岁的黑糯玉米种植大户陈印节是濉溪县孙疃镇陈楼村顺军家庭农场负责人,前不久,他种植的3000多亩黑糯玉米喜获丰收。
“先前我在自家承包地上种植了16亩黑糯玉米,获得每亩3000元的好收成,于是这几年不断进行土地流转,扩大种植面积。”陈印节告诉记者,随着产量逐年增高,未经加工的黑糯玉米不好存储、容易滞销,他又萌发了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想法。
2012年,陈印节注册成立淮北市金之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加工设备,建设黑糯玉米加工车间。“黑糯玉米收获后,不是直接销往市场,而是经过多道工序,进行真空包装,按照订单销售,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更多村民就业增收。”陈印节说,经过加工生产真空包装鲜食黑糯玉米,采用订单式销售,产品投放苏浙沪市场,年销售额约2400万元,而且一直供不应求。
“此次获批‘气候好产品’,也为咱们的濉溪鲜食黑糯玉米增添了一块‘金字招牌’。”陈印节表示,下一步将借着“气候好产品”的东风,继续扩大种植、生产规模,把濉溪鲜食黑糯玉米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记者 詹岩 通讯员 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