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的双向奔赴 ——烈山区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023-09-25 09:44    相信新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诗与远方”的牵手相伴。近年来,烈山区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主基调,依托自身文旅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抓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引进、丰富文旅业态,把文旅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力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这两年,前往龙脊天路打卡成为淮北市民和周边城市游客出行“新时尚”。其中,烈山段沿途旅游资源聚集、文化内涵丰富,配套建设有观景平台、观景亭、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把我市东部的南庄野杏林、四季榴园4A景区的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龙脊山自然风景区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蜿蜒盘旋的最美风景线。

一直以来,烈山区充分挖掘辖区内文旅资源,通过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榴园村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特色美食村等荣誉称号,烈山镇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安徽南湖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七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季榴园研学旅游基地入选安徽省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如何让这些“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何让文化旅游资源走向大众,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烈山区给出了答案。

烈山区保护恢复明清石榴园,对石榴博物馆进行改造提升,加强七彩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文旅项目推进达到11个。投资4.8亿元对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提升,14.8亿元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领域改造提升项目持续推进,辖区内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龙脊天路、石榴红了文创街区、青年公园等多个网红打卡地都是专项债建设成果。目前,“龙脊天路”旅游风景廊道已建成十多公里,今年全线贯通后将整体打造成主线加支线超55公里的东部山区旅游风景道。

把游客吸引来,也要能留得住。烈山区不仅搭好“旅游”台,更唱好一出“文化”戏,“回头率”节节攀升。

烈山区持续举办石榴文化节、乡村旅游欢乐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全方位展现文旅融合发展新面貌;推深做实“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行动,举办地锅鸡美食文化节,开展“寻味烈山”美食宣传活动,印制“寻味烈山”美食画册,并制作同名美食宣传视频;启动以“美丽烈山邀您来”为主题的文旅推荐官招募活动,用影像记录传播“美丽烈山”文旅品牌,提升烈山区网红打卡点和优秀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初,央视《记住乡愁》节目走进烈山,对榴园发展进行宣传报道。

烈山区还深度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注册“石榴红了”商标,开发研制旅行茶具、小夜灯、香台等各类文创产品。建设“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设置非遗、文创、农特产品等3个展销区,采取电商直播形式,做优做精塔山石榴、洪庄番茄、化家湖土鸡蛋、南庄石磨面粉、青谷小磨香油、榴园地锅鸡等地方土特产,在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的同时,也拓展了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

去年,四季榴园景区周边14个村(社区)各投入40万元,注册成立禾佳景区管理公司,盘活石榴大市场、游客中心等闲置资源,对外招租闲置门面30间。合理规划榴园社区、华家湖社区、青谷社区土地资源,腾出景区项目建设用地120余亩。采取景区托管运营方式,引进陕西沐春文化旅游公司,负责四季榴园景区运营管理、形象宣传、市场营销等。目前,已建设卡丁车、无动力、动力乐园、沙滩摩托、高空秋千、帐篷营地等游乐项目。景区管理公司设置管理、保洁保安、安全员等岗位100余个,并引导群众自发经营,通过石榴摊点零售、石榴深加工、农家乐经营、地锅鸡餐饮经营等,增加就业岗位150余个。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四季榴园景区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消费类游客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27万元。此外,带动周边地锅鸡餐饮店、售卖摊点营业收入280余万元。

另外,烈山区还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主动加强与宝生集团、南京万得集团、功夫印体育科技等重点文旅和数字创意企业的联系沟通,邀请企业来烈山实地考察,洽谈文旅和数字创意项目投资和合作。今年初,与宝生集团有限公司就十里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一期影视基地项目达成投资协议,与华谊兄弟星剧场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一亩春风民宿项目已选定意向地块。

烈山区将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扶持力度,支持优质旅游项目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后劲。同时,积极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延伸新链、创造新价值,努力实现旅游发展现代化、多元化、品质化。


记者 刘露

摄影 记者 冯树风


实习编辑 柯婷婷 胡亚辉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