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云:争当“热血先锋” 助力生命续航

2023-09-21 16:08    淮北新闻网

1978年出生的张风云,现为濉溪县濉溪镇育红幼儿园教师。她自2007年开始无偿献血,累计全血总量10000毫升,机采血小板6个单位,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3年9月5日,张风云在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经过5天的采集前注射动员剂准备和5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为一位患者捐献19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淮北市第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热血”教师无偿献血十六载

连续16年30次献血,有记录的献血量达10000毫升,机采血小板6个单位,相当于一个60公斤成年人两倍的血液量……从2007年至今,无偿献血已经成为张风云的一种习惯,她为自己能时时通过献血帮助别人而高兴。

张风云第一次献完血后,没想到三天后救下孕妇及孩子两条生命,这幸福幸运的意义便成了张风云献血里程上的坚持,从未终止。“既然献血不影响身体的健康,还能救助更多的生命,那我就更要坚持下去。”16年来,张风云的血液不仅流淌出自己的精彩,也给别人送上了美好的未来。

“看到旁边有一个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宣传台,我就填写了资料。”在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张风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她下定决心于2022年4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诠释博爱情怀。

义务捐赠为他人续航生命

今年5月,正在工作中的张风云接到了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型成功,问她是否愿意捐赠。十万分之一配型成功概率让张风云感到非常幸运,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同意捐献。“并不是所有资料入库的人都能成功捐献,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配型成功,我觉得太幸运了!”

随后,张风云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身体体检,配型成功并体检合格后,张风云才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诉了丈夫和儿子。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张风云在丈夫陪伴下,一身轻松地踏上赴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路程。

由于张风云胳膊上的血管比较细,无法从胳膊正常采集造血干细胞,为了能救助这名患者,张风云和负责采集的医生反复沟通,决定从脖子静脉血管处采集造血干细胞。经过5天的采集前注射动员剂准备和5个多小时的采集,这份珍贵的“血液种子”被立即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也就在当天,张风云收到了来自患者家属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写到:“敬爱的好心人,非常感谢您愿意为我们这个素不相识的家庭带来生的希望,此刻我的内心百感交集,万分激动,我是患者的爱人,我代表我们全家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您的无私与大爱,感谢您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张风云说,看到信件的那一刻,自己更加感受到奇妙的缘分和无比的感动。得知接受造血干细胞的白血病患者是个40多岁的成年人,正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能够挽救其生命,力所能及帮助不幸的家庭,张风云觉得很有意义,衷心希望患者能够幸福健康。

师者仁心播撒爱的种子

工作在幼教一线的张风云,心中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爱。新入园的孩子胆小、不爱交流,张风云就每天主动热情地与孩子们打招呼、讲故事。有的孩子身体不适,她会特别地关注,陪孩子聊天、抱孩子休息。孩子主动帮助他人时,她会及时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在得知张风云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事迹后,班上的家长和小朋友都送来了祝福和鼓励,表达了关心和问候。她的爱心之举更是在幼儿园小朋友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

“张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耐心、童心的老骨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在我心目中,她更是一名勇士!”幼儿园园长袁祖英评价说,她的善举,为学生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师者仁心。

有一种善行,用真情的行动点燃生命的曙光;有一种义举,用赤诚真爱把生命之花浇灌。张风云为身患绝症的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挽救了一个不幸的家庭。张风云的善行在他人的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影响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的行列。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李飞飞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