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古韵

2023-08-22 08:27    淮北新闻网

七夕,可以说是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曲,于是历代文人墨客竞相为之抒怀。

宋词最为有名的当数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与我只要相爱,住在彼此心中,即便遥遥相望也是美好的。词境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意境婉约韵味悠长。

牛郎织女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里,“跂彼织女”,“睕彼牵牛”。到汉代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我们都能读到他们相爱相亲的温暖生活画面。无论古今,谁不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境界,像牛郎织女一样忠贞不渝。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牛郎织女被重重阻隔分开,难以厮守在一起,一年仅有一次短暂的相会,而大多数时光都在浩渺星河间飘来荡去。

唐代徐凝的《七夕》诗惆怅委婉。“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仙鹊们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丁冬,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情境如此之美。而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一年复一年,不知何日是尽头。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倒让诗人心生羡慕。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代姚燮的《韩庄闸舟中七夕》,是一幅悠远清幽的七夕图,诗人在“藕花之乡”的微山湖上泛舟,这时,船上的歌声一直悠悠不断,依稀可见牛郎织女在相逢中眉目传情。

也许因了爱情的传说,古人在七夕节,都倾注一腔甜蜜而略带忧伤的深情。那古典的水袖一舞,万种风情,便是一个婉转的爱情故事,隔着几个朝代,轻轻吟唱。(李昌浩)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