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工地、提档升级的产业发展园区、筑巢引凤的优渥营商环境……盛夏时节,万物并秀,满目苍翠,生机盎然。在相山大地,处处都能聆听到奋蹄疾奔的足音,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幅幅千帆竞发、生机勃勃的图景跃然眼前。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破浪行。今年以来,相山区强化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升优化环境支撑,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点燃项目引擎 聚力发展动能
7月16日上午,烈日炙烤着路面。
在曲阳街道恒基城(任井家园)附近的相山区西部片区惠黎西路、金河路、栖凤南路联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多台施工设备正在紧张作业。工人们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奋战在各自的施工点位上,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
“目前道路工程基本结束,大桥已接近完成一半。”项目施工单位开源路桥公司现场负责人侯暮彤说。
“虽然辛苦些,但我们仍加班加点赶进度。能够提前一天完工,就能让市民早一天享受到更为便利的出行环境。”说着,钢筋工董运杰掏出一个大水壶猛地灌了几口水,擦了下安全帽下布满汗珠的脸,又拿上工具继续进行施工作业。
重点工程项目全力实施,民生工程项目更是如火如荼。楼道内原来斑驳的墙面粉刷一新,结合雨污分流重新铺设了排水管,存在脱落安全隐患的外立面装饰条正有序清除……在东山街道建国社区民生小区,工人们挥汗如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加快推进。
相山区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作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让居民家园更有“颜值”,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目前,20个片区均已进场实施,改造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今年以来,相山区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连开工,一批批在建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掀起热潮,发展脉动愈发强劲。为确保项目建设快推进,相山区建立项目全流程管理机制,盯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各个环节,协调推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项目开工率大幅提高。全年计划实施新开工项目98个,精密制造产业园、林星小区等46个重点投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产业升级转型 提升发展品质
去年9月,中国奶业大会上,位于相山经济开发区的曦强乳业双喜临门:喜获“40公斤认证牧场”称号,平均单产更是达到了13.3吨的水平,稳居国际先进水平;曦强乳业被授予“2022年优秀乳品加工企业”称号。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近年来,曦强乳业进行数字化产业升级转型,通过数字化重构把全产链模式转变为传统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各个环节的全链路数字化溯源,做到一杯牛奶的安全从出厂检验合格提升为全链路各个关键控制点的安全。
曦强乳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成果。这场企业与技术的“双向奔赴”,给企业发展送来一场及时雨,也成为相山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推动产业改造升级的最好诠释。
通过技改提升发展品质的不只有曦强乳业。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物活性肽生产基地,位于相山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注重产品研发提升,获得多项专利,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以独特的优势助推企业平稳快速发展,为大健康产业助力。
“我们全力加大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数字化改造、智能化生产。目前,已经完成一条生产线的技改工作,新增一个干燥塔,未来还会再增加一套脱碱脱盐设备,这些都能有力推动现有产量实现很大提升。”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胡东方表示,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盛美诺一直从事小分子肽的研发与生产。“去年我们公司的产能是1500吨,产值达到了1亿元。随着技改项目完成以及新产品上市,我们的产能有望达到3000吨、产值达到3亿元。”
产业,不只需要品类,更需要品质。去年以来,相山区精准“调结构”,打好“组合拳”,产业体系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提级转型。制定出台《相山区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2212”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企业“四化”改造,重点实施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中德矿机、雷鸣科化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金冠玻璃、淮矿股份临涣选煤厂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市级绿色工厂;曦强乳业食品安全全链路溯源平台在2022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工业互联网专场会上进行成果发布。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走进相山经济开发区,在每个企业大门醒目的地方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张“政企联心共话发展”的牌子,这是相山经济开发区今年在为企服务中的创新。
上面写明了公司名称、注册时间、项目内容,以及包保人、联系人服务电话等,并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及开发区管委会24小时服务电话。通过“一企一牌”,开发区健全企业包保管理制度,提供项目包联帮扶,助推项目建设“快”起来、企业发展“跑”起来。
为更好服务企业,相山经济开发区还将从机制创新入手,全面汇总资料信息,精心编制一套“帮扶帮办手册+园区企业联心册”的“工具包”,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走进相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明亮的大厅,咨询服务台、窗口服务区、网上办事自助区、综合代办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服务区分区明确,政府信息查阅、照相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
线上服务“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24小时不打烊,“办不成事”窗口能办事……这些务实有力的举措,为加速优化服务环境,打破问题解决“中梗阻”交出了相山“答卷”。
去年以来,相山区持续深化“一改两为”部署要求,直面营商环境的“难点”和“堵点”,以改革开路,靠创新破题,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把引进一批国内外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优化、迭代升级,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衔接。
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叶而知秋。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近年来,相山区摸清电子信息产业链缺环断链环节,认真研究产业区域分布情况,广泛收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及相关企业信息,研判产业发展和梯度转移趋势;绘制产业链招商路线图和招商计划,明确重点招商区域和任务、责任清单,突出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叩门招商。
在深度推动落实淮北多成电子线路板有限公司、川淮电路板公司、安徽深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安徽创蓝世纪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功投产后,又积极推进讯源电子、晶艺光电、优志光电、捷领电子等20个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目前,相山区正大力推动信息产业园建设,继续强化载体建设,高质量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双招双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相山区将持续发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 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