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网讯 我市扩大资源供给、夯实基层基础、增加公益普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老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2022年省定任务指标全部超额完成。淮北相城老年大学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大学,锦华苑社区老年大学的“书香锦华育银龄”项目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相城老年大学入选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以及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建设保障超强。2022年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430所老年大学(学校),完成省定任务的283%。建成全覆盖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老年学校。将政府举办的老年学校办学经费、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建、改建、新设的公办老年学校,按财政供给渠道一次性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改造建设补助;扩容的公办老年学校,给予3万元补助;市级老年大学(学校)按300元/人年标准拨付生均经费,县级以下公办老年学校,按200元/人年标准拨付生均经费。
师资配备超赞。充分发动学校教职员工、专业技术人才、文艺界人士、有特长的志愿者的积极性,组建了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需求、相对稳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专兼职师资库,入库教师600余人。增设公益岗位,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了21名老年学校工作人员。
课程人气超高。开设手机应用、烹饪、戏曲等老年人感兴趣的课程,开发剪纸、戏曲、淮北大鼓等淮北地方特色课程,《红十字急救技能培训》等多门课程入选全国社区老年大学分享课程。线上开展瑜伽、太极拳、广场舞、竞技麻将比赛等教学培训,完成钢琴、葫芦丝、戏曲线上免费培训和公益培训33期。开创老年学习共同体,将辖区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的舞蹈队、模特秀、合唱团等组织起来,系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2022年新增2.4万学习人员,常态化参学人员6.2万人。
通讯员 于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