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丰收的季节。濉溪县铁佛镇农村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连片的日光温室大棚内各种瓜菜色泽鲜艳,清香四溢,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棚内采摘,现场交易,种植户们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采购了8000斤大棚西瓜,这是今年第四次来铁佛镇批发西瓜,每斤批发价虽然达到1.5元,但是由于这里的西瓜沙瓤、汁多、甘甜,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一车西瓜平均两天就能销售完。”6月28日上午,在位于铁佛镇古城村的濉溪县鑫源谷物种植家庭农场,来自徐州市鼓楼区的水果批发商吴孝东一边向车厢里挑送西瓜,一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吴孝东批发的是美都西瓜品种,由濉溪县鑫源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在大棚内栽培,自今年5月初开始上市销售。美都西瓜甜而多汁,不易空心,品质佳,果皮较8424略硬,较耐储运。
“今年种植70亩大棚西瓜、30亩大棚辣椒,由于市场行情看好,这两项设施农业预计可带来90万元的收入。”濉溪县鑫源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建平说,眼下,大辣椒、螺丝椒、尖椒、薄皮椒等也进入销售旺季,每斤批发价也卖到了2元。
随后,记者走进王建平的瓜菜基地,空气中弥漫着蔬果淡淡的香气,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设施大棚,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菜农们在棚内忙碌。王建平告诉记者,通过发展设施瓜菜产业,不仅自己实现增收致富,还带动了村民务工增收。“留守妇女每天每人务工60元,青壮年男劳动力每天每人100元,一年务工时间可长达300天。常年有20多名村民就地务工。”王建平说。
鑫源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设施瓜菜产业的发展成效,离不开铁佛镇大力推动和科学指导。今年以来,铁佛镇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等方面,把推进名特优质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镇设施瓜菜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铁佛镇,过去由于群众缺少科学种植技术,导致瓜菜产业经济效益低。“为此,铁佛镇积极在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调整供应季节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主要种植村在日光温室里进行早春茬蔬果种植,主要有西瓜、辣椒、莴笋等,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和特色。”铁佛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王其圣说。铁佛镇已建成以卧龙村世伟谷物种植合作社瓜菜示范园、茂铺村特色种植示范园、邹楼村特色种植示范园、赵集村瓜菜示范园等为龙头的设施瓜菜种植示范园区,全镇温室塑料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达2830亩,种植品种有西瓜、辣椒、西红柿、大白菜、莴笋、花菜等,主要种植模式为“铁佛西瓜+延秋辣椒”和一年两季辣椒两种。
“铁佛西瓜+秋延辣椒”模式每年春节前后栽植西瓜苗,4月底5月初开始上市,7月底8月初种植下茬辣椒,9月底10月初辣椒开始上市,每个大棚0.8亩左右,亩产西瓜6000至7000斤,每斤2元左右,一季西瓜每棚纯收入5000元左右。辣椒亩产6000斤左右,每斤2元左右,每棚纯收入5000元左右。一年两季辣椒种植模式为早春辣椒和延秋辣椒一年两茬辣椒,每棚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一般农户可种植二三十座大棚。
为唱响铁佛西瓜品牌,2022年铁佛镇开始申请注册“铁佛西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国家商标局已经上会通过,近期将公示,明年能够使用“铁佛西瓜”商标,届时“铁佛西瓜”商标无偿提供给铁佛瓜农使用。铁佛大棚瓜菜销往合肥、南京、武汉、上海、郑州及徐州、宿州等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全镇土地流转面积50亩以上家庭农场、合作社492家,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7.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8家;500亩以上28家土地流转面积2.4万亩。”王其圣介绍,为发展设施瓜菜产业,铁佛镇在科学合理推进土地流转的同时,不断加强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统一组织协调分步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来镇传授经验,帮助解决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提高设施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科学指导村与村之间依托产业特色成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信息、物资、营销等资源共享,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徐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