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张伟先后荣获“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安徽省煤炭行业电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淮北市技术状元”“淮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省市级荣誉。2021年在“中煤一建杯”煤炭行业工程建设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综掘机维修工赛项特等奖(金牌)。今年5月,他光荣当选为“安徽工匠”。
不服输由“工”磨砺成“匠”
2001年,从淮北煤炭基本建设学校毕业后,张伟被分配到二十九工程处新挑河项目部,成为一名普通的机电工人。
参加工作没多久,主井下井口突然发生电气故障,他鼓捣了1个小时都没有找到症结,师傅赶到后只用5分钟就把故障排除了。从那一刻起,张伟就下定决心:不服输,一定要成为能排除井下提升系统一切故障的“大师傅”。
从那以后,张伟将更多精力放在钻研绞电维修技术上。学历不行,他就自学。技术不行,他就手工绘制电气原理图,不懂的符号书里查,不明白的电路到现场每根接线端子逐个对照。在工资并不多的情况下,张伟订阅了十几本杂志,坚持自学。工作中,他坚持记检修笔记,把设备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操作程序以及相关原理分析等,都详细记录下来。
除了自学,张伟还积极参加集团和二十九工程处举办的培训班、辅导班、提升班,掌握了一般人望而却步的力学、机械制造、机械修复、钳工、低速动平衡、高速动平衡等专业知识,取得了维修电工中级技师、机电专业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一级建造师等资质,最终从一名普通的毫无机电修复专业知识的门外汉成长为一个全面掌握机械设备安装技能的技术工匠。
2008年,二十九工程处袁二项目部公开招聘井下机电技术员。对项目部工作的人来说,在井下工作的人都想调到地面工作,而张伟却主动从井上调到井下,他在掘进、运输、机电等井下一线轮番干,认真钻研机电设备的检修、维修和安装。作为井下技术骨干,张伟积极参与立井的改绞工程,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得到矿方和项目部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在袁二项目部,张伟历任班长、副队长、队长,强势完成了从草根到金牌蓝领的逆袭。
高精尖“攻深创新”建奇功
想要成长为技能全面的“大师傅”并不容易,有准备的人才能抓得住机会。
工作中,张伟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苦活累活抢着干,研究设备原理、查找线路、分析可疑故障点。只要井下、井上设备出现故障,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打电话,他都会赶过来。
2011年,在二十九工程处沛城项目部担任队长期间,有一次项目部急需一大批双头螺丝U型卡,数量大任务紧。张伟发现老工艺费时费工,便利用车间现有的两台Z32K摇臂钻床,进行技术改造实验,顺利解决了这一批项目部急需的双头螺丝U型卡,节约了大量人工工时,按时足量交付。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伟经历了提升机电控系统的4次更新换代,凭借多年工作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工作技能,令他成为二十九工程处机电技术方面的佼佼者。经他安装调试的设备,被誉为“免检产品”。
2013年,张伟提出的《立井吊盘下速度控制》建议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2020年,他在淮北市煤炭行业绞车工(维修)技能竞赛中荣获比赛第一名,被授予“淮北市技术状元”称号;2021年,在河北邯郸举办的“中煤一建杯”煤炭行业工程建设职业技能竞赛中,与全国煤炭行业各兄弟单位高手同台竞技,经过层层考核,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荣获综掘机维修工赛项特等奖(金牌)。
传帮带“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发挥团队合力,才能不断推动技能的革新。”张伟说。
2022年,以张伟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吸纳了一批创新意识强、业务过硬的一线技术工人、岗位能手,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参与顺利完成了五阳项目部风筒安装工程。在施工中,张伟组织成员进行现场勘查、实际对比,克服风筒直径较大安装困难等不利因素,并按工期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该项工作。在集团试验井工程中,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实地测量各项温度、油压、循环时间等数据,出色完成了这次实验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表扬。在提升机维修方面,张伟也带出了三个徒弟,现在都成为了技师和高级工,并走上了管理岗位。
“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将在生产科研、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加倍努力,为企业发展和矿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38岁的张伟,话语铿锵有力。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韩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