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绘就融合画卷底色 ——段园镇做好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协同发展环保答卷

2023-02-21 09:03    淮北新闻网

从相“加”迈向相“融”,努力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淮北与徐州深度融合的方向与路径。

作为淮北市的“飞地”,杜集区段园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县区接合部,与徐州相距7.8公里。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淮徐结对合作发展机遇,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入手,着力打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档次。纵观镇域,“绿色”跃入眼帘,成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协同发展的主色调。

优化提升水生态

打造城市新地标

作为“煤城”化身“美城”的蝶变典型,央视先后多次把镜头对准朔西湖,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红利。朔西湖作为煤矿开采形成的沉陷区,2017年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正式启动,依托昔日采煤沉陷区形成的自然湖面优势,围绕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打造城市近郊一处难得的休憩佳地和我市的又一张生态名片。

段园镇同样把采煤沉陷区水域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结合段园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以整治后的沉陷区调蓄场所为中心,以两姜河、解放河、三龙支河等周边天然水系和大沟大渠为经脉,构建“一廊二轴三区”骨干水网,通过实施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引水工程、河湖连通工程、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把城市水体及沿线区域建设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水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憩园,统筹推进城与水、人与水、水与绿的有机融合,让“两城协同发展全景图”更加生动。

复垦耕地金疙瘩

伤疤变成新名片

我市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把复垦耕地放在首位,对沉陷深度在0.5米以内的浅层区域,“推高填低”、平整土地,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杜集区抢抓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机遇,紧扣生态优先的理念,统筹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段园镇在复垦的土地上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积极打造葡萄小镇,建成2万余亩无公害优质葡萄园,年产葡萄3万余吨,产值1.5亿余元。段园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每年的葡萄节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游客前来。复垦后的土地上生长出“甜蜜”的奇迹,曾经的采煤伤疤已变成了一张杜集名片,段园镇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每一步都留下了清晰的足迹。

“环保管家”齐聚力

蓝天白云空气新

如何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段园镇推出的“环保管家”贴身帮助企业做好环保各项工作,令人耳目一新。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环保管家”,聘请驻点人员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及排污许可等全流程的技术咨询,从环保政策解读、环保问题咨询、环保决策指导、环境风险管控、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废气收集处理监管,指导3家砖窑厂建设废气脱硫除尘设施及废气在线监测设备,茂鑫建材等企业通过增加除尘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升级为B类企业,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为防止道路扬尘污染,2022年段园镇投资10多万元购买新能源洒水车11辆,用于乡村道路和社区巷道洒水降尘。在长达3000多米的段园镇主干道上,投资近30万元建成的喷雾降尘设备投入使用,有效控制了迎宾大道交通扬尘和汽车尾气的污染。

城市的发展,初衷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作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段园镇,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 冯冬梅 

通讯员 张学兵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