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精彩答卷 ——2022年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3-02-06 09:27    淮北新闻网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濉溪县刘桥镇发展史上又一个浓墨重彩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画出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刘桥热土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2022年以来,刘桥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上,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稳进提质,镇域经济持续向好


在刘桥工业园内的淮北广源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抓紧赶制外贸订单。去年,公司订单不断,出口欧美的订单纷沓而来持续一整年。“面对行情好用工短缺的矛盾,镇里派专人跟我们对接服务,解决不少实际困难。”公司负责人说,得益于刘桥镇“店小二”式帮助,企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稳定、壮大企业等市场主体,与此同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地方经济、财政实力,更关乎民生实事、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2022年,刘桥镇全年财政收入13600万元,全镇27家规模工业1至11月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80.34亿元,同比增加21%。签约项目5个,协议投资额4.8亿元,其中包括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另外还有在谈项目5项,包括刘桥镇箱包工业园、百鲜园食品科技工厂等。去年,该镇32个项目被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总投资7288.99万元。刘桥镇还依托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优势,把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推进全镇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申报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凤栖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加强对梦湖湾和留古庄园等旅游景区的监督管理。刘桥镇现已打造农旅休闲基地2个、生态民宿3个、景观餐厅2个。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村强民富


红火的致富特色产业、干净宽敞的水泥路面、垃圾集中收储处理、文明乡风吹遍每家每户……行走在刘桥镇,这里的乡村正发生可喜的蝶变,让人不自觉地爱上。

“这些草莓、蔬菜、瓜果都是无公害的,供市民采摘食用,都能卖个好价钱。”在刘桥村的青少年劳动实践研学游基地,十多个温室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的草莓、芹菜、西红柿、火龙果等长势喜人。据介绍,该村投资300多万元在前陈整庄搭建了廊架,栽种了采摘葡萄,同时流转土地50多亩建成13个温室大棚,种植草莓、芹菜、火龙果、西红柿等多个品种。该村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脱贫户和村民自愿入股,村民参股后,每户每年不仅获得流转土地租金,在此务工年收入达到20000多元,还能获得分红收益,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

王堰村探索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之路,注册濉溪刘桥振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新打造白玉蜗牛养殖、种苗繁育基地。现有白玉蜗牛100余万只,恒温繁育养殖大棚两座、蔬菜大棚6个。带动118户村民入股、60余人就业,目前总收入59.09万元,村集体增收10.99万元,村民分红19.2万元。

任圩村自2017年以来,持续投资,滚动发展,建成高标准农业大棚271亩,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目前村集体已获得总收益127万元,带动80余名村民务工,同时带动周边3个村每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6万元。

新春伊始,在全市2019年-2022年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好项目”擂台比武大赛上,刘桥镇王堰村、任圩村能够“摘金夺银”,得益于这些年在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

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均组建了由党建引领,经济能人带动、农户自愿加入的专业合作社,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同时采取产业直补促增收模式,鼓励脱贫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增收是关键。2022年以来,刘桥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始终按照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坚持“四个不摘”等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各项帮扶举措。目前脱贫户与边缘户的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人均纯收入14652元,收入增幅达到14.53%。实现了稳定脱贫;两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年收入均在70万元以上,达到了产业稳定,乡村富裕的战略目标。


暖心民生,幸福画卷愈绘愈浓


和刘桥人聊一聊,很多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家乡的面貌变了,路更宽了、绿地多了、室外休闲场所多了,景色更美了。发生更多改变的,其实是老百姓自己,如今的刘桥人自信心更足,自豪感、幸福感更强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刘桥镇扎实推进辖区社会保障和群众就业创业工作,目前,该镇辖区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员31982人,续缴保费人数排名位列全县第一。同时着力打造“小老板培育工程”,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共培育小老板604人,引入5家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组织创业培训5期150人,技能培训5期240人,推介创业担保贷款34笔400万元。

安居方能乐业。刘桥镇按照分房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单独户集中办理抓阄分房。目前已完成任圩棚户区玉兰庭苑341户,653套房屋及塌陷搬迁剩余人口662户、663套房屋的分配。

该镇还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开展“三八”体育竞技、儿童书法大赛等系列特色活动;开办书画、太极教学,累计培训学员1300人;开放功能多样的文化馆站,接待周边群众1万余人次,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真情、善举、美德,诠释着真善美的时代内涵,树起了时代标杆,更能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的正能量。正因为如此,刘桥镇积极申报各级道德好人及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深挖典型,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程度。目前,该镇已有“中国好人”8人,“安徽好人”8人,“淮北好人”30人、“濉溪好人”36人。

“刘桥镇,好人数量已跻身全市乡镇首位。”

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民生成绩单”,承托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交织成色彩斑斓的美丽愿景,奋力谱写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刘桥篇章”。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筑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去年,刘桥镇坚持落实党要管党责任意识,筑牢组织基础,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在村干部中开展“改进作风·头雁领航”专项行动,安排学习计划表,认真查找个人在“四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新换届村“两委”成员进行轮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紧紧围绕党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大党员发展和管理力度,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严落实党员发展政治审查和预审联审制度。同时围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对全镇17个村开展季度党建督查,举办“村书记大讲堂暨擂台比武”大赛。统一招聘村级后备干部、乡村振兴专干,为农村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围绕抓好非公企业党建队伍建设,助推非公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不断完善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队伍,选派第五批党建指导员,完善非公党建系统,加强非公党建信息化建设水平。

该镇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深入推进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组织各部门、各村负责人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小权力大风险》,镇例会上通报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汲取教训;举办廉洁微电影专题展播,近万名党员群众得到教育。


新春伊始,时间的指针已经转向崭新的刻度。站在新起点,刘桥镇上下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只争朝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忠诚履职,开拓创新中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更上一层楼。



■记者 刘露

通讯员 高天舒 邵博文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