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悄然潜伏的隐形“杀手”—浅谈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致命危害

2025-01-13  相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23日,中国地质大学一名24岁的研究生在抢救无效脑死亡后捐赠了全部器官挽救了他人,这个事迹引起网络上的热议。这么年轻生命的消逝,更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惋惜。那么不免有人会问,这么年轻的学生怎么会突然脑死亡呢?下面我从医学的角度给大家做一个专业的分析。

接受抢救时画面·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名研究生在运动中扭伤了膝盖但却因家庭条件拮据舍不得花一两千块钱的医药费,没去医院治疗。而是自己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固定,几天后腿部慢慢地肿胀也没引起重视,直到在宿舍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后经检查发现是大面积的肺栓塞(PE)。尽管经过极力抢救,但仍未能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一个简单的膝盖扭伤怎么会引起脑死亡呢?这一点在很多普通人心中是不能理解的。

但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通过调查相关统计数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得知,世界上每16秒就有一个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每37秒就有一个人因为VTE死亡,每年因为VTE死亡的人数超过84万人!且这个数据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现象。

关键这种疾病的早期可能是没有明显症状的,直到疾病的突然发作。因此被医学界称之为“沉默的杀手”。这名研究生在膝盖扭伤后,没有规范的诊治和适当的活动锻炼,在宿舍久坐、久卧,导致患肢的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孕育出了这个可怕的“杀手”VTE,进而引起的最终致死疾病PE的发生。

一、要想知道这名大学生究竟死于何因,就需要我们广大朋友们了解什么是VTE(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venous thromboemblism),即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如(图-1)

(图-1)

是一项对公众健康构成显著威胁的严重疾病,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理特征在于静脉内血液发生异常凝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可能完全或部分阻塞血管。具有发病隐匿、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诊断率低等特点,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不仅危及患者生命,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共识指出,几乎所有住院患者都至少有一个VTE的危险因素。

VTE包括2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如(图-2)

  

(图-2)

这两种状况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当发生肺栓塞(PE)时,血栓堵塞到肺动脉,患者很快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严重时数分钟内就会昏迷。若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治患者很快将会猝死。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措施,确保自己的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二、探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成因是什么

VTE是由环境或遗传引起血栓形成的一种多因素疾病,任何可引起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情况均是VTE形成的风险因素。如手术、外伤、静脉炎、置管、静脉输液等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液流速减慢,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卧床、肥胖、雌激素治疗、恶性肿瘤、妊娠等状态也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一步加剧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长时间的久坐办公、打游戏、长途旅行、驾驶车辆等固定坐姿使下肢血流减缓。

这些诱因的共同作用是:静脉血管内的血流因各种干扰因素被迫减缓甚至停滞,如若我们身体恰好遭遇了一些变化如手术、大的外伤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则加速促发在血管内形成小的血栓。当我们突然一个不经意的活动时,如久坐后起身想倒杯水,血管内的血栓会因肌肉的活动而突然脱落,随着血流飘落到肺动脉里,如(图-3)。

进而发生最危险的事情:肺栓塞(PE)!

(图-3)

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临床表现有哪些?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患肢的肿胀、疼痛、麻木以及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或降低等症状,进而肢体缺血、坏死。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流到达肺部时,就可能引发肺栓塞(PE),甚至发生猝死,如(图-4)。

(图-4)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具体临床表现:

1.患肢肿胀: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症状。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肤颜色发红,患肢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健侧。

2.疼痛、压痛和发热: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产生持续性疼痛;②血栓堵塞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急性期因局部炎症反应和血栓吸收可出现低热。

3.浅静脉代偿性曲张:主干静脉堵塞后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形成的代偿性反应。

4.股青肿,是下肢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表现为剧烈疼痛,患肢皮肤发亮,皮肤颜色青紫,因血流堵塞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不能扪及搏动。

(二)肺栓塞(PE)临床表现

肺栓塞是因为脱落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干扰循环和气体交换引起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急剧增加,最终导致的右心衰竭诱发心脏骤停是PE的主要致命原因。

PE的典型症状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但是临床上PE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甚至完全无症状。相关研究报道,中高危PE最常见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占46%),其次为意识丧失(占18%)、下肢疼痛(占12.5%)、胸痛(占11%)等。相关证据推荐:“呼吸困难、精神状态改变和休克”三联征是判断致命性PE发生心脏骤停的可靠指标。

神经系统方面:PE导致肺动脉管腔阻塞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气体交换障碍,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意识清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常伴有烦躁不安、惊恐感,甚至濒死感。部分患者以晕厥为唯一或者首发症状。

四、全面预防VTE

为了降低VTE的发生风险,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根据VTE风险评估,实行三阶梯式精准预防。

1.VTE风险评估(Caprini量表)<3分,低风险等级,采取基础预防。包括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血脂、补充足够的水分等。同时,部分术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尽早离床活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VTE风险评估(Caprini量表)3-4分,中风险等级,采取基础预防+物理预防。物理预防也是预防VTE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或穿弹力袜、做踝泵运动(图-5)等措施,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DVT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禁忌症的患者如下肢损伤、踝关节骨折等患者不宜使用这些物理预防方法。

(图-5)

3.VTE风险评估(Caprini量表)≧5分,高风险等级,采取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也是预防VTE的重要措施之一。遵医嘱准确给药可以显著降低VTE的发生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预防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等。因此,在使用药物预防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出血情况,及时监测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严格遵医嘱用药,掌握VTE风险预防与出血风险的平衡点,保障治疗效果。

五、关注高危患者的健康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首先,要确保他们每日的饮水量大于2000ml,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低脂、低糖、高维生素的饮食也有助于降低VTE的风险。其次,增加运动量也是预防VTE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不能活动的患者,我们需要协助他们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回流。此外,戒烟戒酒、避免久坐、保持大便通畅等也是预防VTE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现在年轻人和部分长期伏案办公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视,切不可以为自己还年轻就放松了防治VTE的意识。

VTE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只有我们真正了解了预防的重要性,及时地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其发生。如果发生了VTE也不要害怕,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治疗意见,就能帮助我们守护住血管的健康。

最后再看看本文谈到的大学生猝死案例,如果知晓这篇VTE科普知识,就能避免年轻生命消逝的悲剧发生!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讲解,能够引起重视,快乐运动,健康生活,远离VTE的危害!(作者: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卞伟峰)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