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街道【民生回应-为什么劝你别随便喝加冰的饮料?】

2024-05-23  相山区曲阳街道办事处

有研究发现

加冰块的奶茶

其菌落总数明显高于

不加冰的奶茶



是什么原因

让饮料中的冰块变脏了呢?


饮料里的冰块可能被污染了?


饮料所用冰块的污染途径非常多

并不只局限于

制冰的水中是否有细菌和病毒


以下2种情况

也有可能使冰块受到污染


01

制冰水源不卫生


为了确保冰块的卫生和安全,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的规定,制冰用水应该是经过消毒的安全的饮用水


如果制冰水中本来就有微生物,那么制出的冰细菌总数超标、有致病菌或病毒的概率就很大。


虽然低温不利于微生物繁殖,但低温并不一定能使已有的微生物死亡,当人们吃下冰块中的致病微生物时,微生物会在体内开始繁殖,最终导致疾病。




02

制冰或冰块运输、存储设备被污染


制冰机外观和内部

如果没有按规定开展定期清洗和消毒

也很容易藏污纳垢



有时为了方便取用

存放冰块的容器往往是敞口

这就大大增加了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甚至蟑螂蚊蝇等污染的风险


运输冰块的容器、

取冰的冰铲若存放不当

或没有及时清洗消毒

也很容易将污染物带入到冰块中



夏日炎炎

猛喝冰饮是很多人消暑的选择

然而

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


图片


猛喝冰饮,为何会突发心梗?



炎热的夏日,剧烈运动会使身体代谢和产热增加,体温升高。这时,心脏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心肌急需增氧。


如果此时快速大量地饮用冰水,会使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会明显减少,血液供需严重不平衡,人体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实现有效代偿,就会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适症状。


严重时,冷饮的刺激还会导致扩张的血管立即反射性收缩痉挛,血压突然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凝血,引起血管堵塞,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此外,猛喝冰饮还会影响消化


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时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



夏天心脑血管最怕这些事



除了猛喝冰饮,以下这些习惯也可能会危害你的心脑血管健康。



猛吹空调


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冰凉的空调房,你感觉舒爽了,你的血管和心脏却遭殃了,它们很难适应过大温差,一冷一热会使它们负荷太大。


暴饮暴食


夜宵是不少人的夏日必备,但太晚吃饭大量饮酒吃得太油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此外,过量食用海鲜等寒凉食物,也会增加心脏和血管发病的风险。




过度运动


气温超35°C、日照超12小时、湿度高于80%等,人体就会处于易激惹状态,“情绪中暑”发生的比例就会明显上升。


这时过劳、过度体育运动,很容易使情绪过度紧张、激动,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耗氧,诱发心梗。



既然运动危险,那“心静自然凉”呢?


在高温天气,很多人都奉行着“心静自然凉”的法则整天长时间处于静坐状态。但是这样会导致身体代谢不足,并不健康。


实际上,夏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也需要进行适量运动,以保持正常新陈代谢和增强心肺功能,如在户外锻炼半小时,达到出汗的效果即可。



冲冷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体内,不仅容易感冒,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有高血压的老人尤其不能洗冷水澡



如何提高血管舒适度



少量多次补水


正确的补水方式是保持补水速度平缓间歇多次进行,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200毫升,两次补水至少应有15分钟间隔,尽量少喝凉水或冰镇饮料。


运动后科学补水


高温天运动的时候,身体排出了大量的汗液,随着汗液排出体外的除了主要成分水以外,还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类的微量元素。大量出汗失去了很多盐分,体内的电解质就会失去平衡,这个时候最适宜补充一些常温的淡盐水



如果想喝冰饮料,要在运动后休息3-5分钟,心率相对平稳再喝。


若实在忍耐不住可以把冰镇饮料放在温水中1分钟左右,待回温些许后再喝,而且要小口慢饮



注意饮食卫生


建议大家调整吃饭时间,尽量别太晚吃饭,以免影响代谢。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发生腹泻,导致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先擦汗再吹空调


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内应先擦干再吹空调,而且不要对着空调直吹,以免温差变化太快诱发心脏和脑血管收缩异常。

洗澡同理,建议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后温水洗澡。

让心血管好好休息


稳定情绪,尽量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充足的睡眠也能给心脑血管“解压”,白天可以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有助血压、心率的稳定。


正所谓

饮冰不要心急

防暑不要贪凉

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安全的夏天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