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蓝盔部队的一员,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当时安徽省唯一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在九三阅兵盛典来临之际,已转业至淮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7年的他,作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决定:将自己维和生涯中获得的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与臂章无偿捐赠。他,就是安徽省首位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淮北市人民检察院干警——王标。
“这些藏品,珍藏了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这枚勋章和这枚臂章,珍藏了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现在把它们捐赠出去,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9月1日下午,一场意义特殊的捐赠仪式在淮北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蓝盔部队成员、淮北市人民检察院干警王标,将自己维和期间获得的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与维和部队臂章,正式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
安徽革命军事馆筹备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捐赠现场表示,这些珍贵物件,记录着一位中国维和军人为和平出征、为使命坚守的光辉岁月。他们将充分挖掘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讲好中国蓝盔故事,让维和精神得以广泛传播。
据了解,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35年来,中国军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多人次,先后赴南苏丹、黎巴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执行了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截至目前,已有17名官兵为全球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9月3日上午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中,由执行过维和任务的部队组成的维和部队方阵,作为展现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以饱满昂扬的姿态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
“九三阅兵既是历史与现实的一次握手,更是对历史的一次崇高致敬!”提及维和部队在天安门广场向世界的再次亮相,王标难掩心潮澎湃:“看着新一代维和官兵肩负祖国重托,以昂扬姿态接受检阅,我内心无比激动。一代代维和官兵必将传承使命,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见证中国首支维和部队诞生,是我一生的荣耀”
“1992年4月,一支由400人组成的军事工程大队从北京出发前往金边,参加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的维持和平行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遣部队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回忆起那段岁月,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王标脑海中浮现,“开进的过程惊心动魄,那是中国维和部队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人员与装备陆海空超长距离立体远征”。
据资料记载,当时中国维和部队携带随身装备器械,分两批、每批两个梯队,从燕山军营出发前往火车站,乘坐军列向广东湛江军港疾驰。“从北京启程的四列装备军列,经过约2700公里的奔驰,直达广东湛江军港;人员和装备按计划登上等候在此的军舰与货轮,航行1300海里,历时100个小时;我们赴柬工程兵大队的整个征程约5100公里,创下了我军有史以来机械化输送军事力量与装备的最远距离纪录。”王标回忆道。
抵达柬埔寨后,中国维和军人接到的第一项任务,便是紧急修复因战争严重损毁的4号公路与6号公路。当时的柬埔寨正值雨季,路上不仅泥泞难行,还随时可能遇到未引爆的地雷、零星冷枪,以及毒蛇、蚊虫的侵袭。尽管条件艰苦,但身为第一支蓝盔部队成员的王标,内心始终充满骄傲:“我们在当地待了10个半月,虽然当年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但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特别强烈,我们为国家、为部队争了光。”
1993年2月,这400名工程兵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这枚勋章,王标珍藏了数十年。“能见证中国首支维和部队诞生,还和战友们在海外创造了中国维和史上的‘N’个第一,这是我一生的荣耀。”王标言语间满是自豪。
“组织需要我,我就一定站出来”
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偶然的相遇,而是久别后的重逢与初心的坚守。
拿出早已褪色的老照片,王标的记忆瞬间被拉回青葱岁月。1985年,他通过空军招飞考试,被河北省保定市空军第二飞行基础学校(现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与航天英雄景海鹏、张晓光同属一个学员队;1992年4月,他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抵达柬埔寨,高质量完成了联柬总部(UNTAC)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1998年8月,他转业回到淮北,进入淮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成为一名检察官。
“我曾是一名军人,吃苦耐劳是刻在骨子里的基本素质。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就一定会站出来。”王标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99年1月,刚到检察院工作不久的王标,响应组织号召,前往濉溪县韩村镇大李村参与帮扶工作。他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耐心细致地宣传党的政策。除顺利完成本村工作任务外,他还主动帮助其他多个工作组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任务。
2006年11月、2018年4月,王标又两次主动请缨,先后前往濉溪县临涣镇四里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濉溪县四铺镇新庄村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工作期间,他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扎根一线走访调研,认真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用实干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用真情带动村民增收,不求显赫功名,只求问心无愧。
军人、检察官、帮扶干部,身份在变,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从未改变。四十年来,王标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脚踏实地的工作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着党旗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
“几代蓝盔官兵肩负神圣使命,为和平而来、为和平坚守,出色完成各项维和任务,构筑起一座座和平丰碑。作为首批参与者,我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还能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采访结束时,王标的感慨里,满是对初心的坚守与对使命的敬畏。


记者 俞晓萌 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