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奖章”背后的坚守与担当 ——记淮北车务段新河站站长王大磊

2025-08-22 09:52    淮北新闻网

不久前,当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颁发的“火车头奖章”被郑重递到淮北车务段新河站站长王大磊手中时,现场掌声雷动。这枚象征铁路系统至高荣誉的奖章,凝结着一位铁路人对事业的赤诚。近日,记者走近王大磊,感受到这份荣誉背后,是坚守、奉献、培育与关爱交织的奋斗轨迹。

坚守:以担当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这是王大磊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日复一日的行动准则。每天清晨,天未破晓,他已提前两小时到站,开始一天的安全巡查。盛夏,铁轨被烈日烤得滚烫,他的黄马甲早已浸透汗水;寒冬,站台覆满冰雪,他踩着薄冰排查隐患,脚印在寒风中凝结成霜。

新河站地处皖苏交界,作业任务繁重复杂。去年,车站日均换挂到开12列,峰值达27列;日均试风8列,最高飙升至24列。面对高强度工作,王大磊像上紧发条的钟表,穿梭在换挂、试风、防溜等关键环节,监督规章执行,审核施工方案,对隐患展开“地毯式”排查。

为提升安全效能,他创新建立“班前预想、班中互控、班后分析”机制,让每位职工都成为安全守护者。在他的带领下,2025年车站成功防止多起事故,获集团公司表扬奖励5件、车务段奖励10件。这些数字,是他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责任守护畅通的最佳注脚。

奉献:以热血诠释使命担当

新河站周边环境复杂,路外安全与消防安全交织成难题。王大磊穿上醒目的黄马甲,成了车站周边最忙碌的身影。他主动对接皖苏两地政府,建起联动机制整治隐患;走进校园讲安全课,深入乡村普及护路知识,让“爱路护路”的种子在沿线生根。

去年防洪防汛关键期,王大磊一个多月未归,带领职工24小时巡查铁路沿线。一次暴雨中,他发现一处路基下沉,若列车通过后果不堪设想。他当机立断扣停列车,上报情况后,冒着瓢泼大雨与抢修队并肩作战。数小时后隐患排除,他浑身泥泞地瘫坐在铁轨旁,望着恢复通行的列车,露出了疲惫却安心的笑容。

酷暑时节,他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备好藿香正气水、绿豆汤;寒冬腊月,他检查取暖设备,为职工添发防寒物资。他常说:“车站就是家,职工就是家人。”这份把岗位当作家的热忱,让奉献二字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培育:以智慧点亮成长之路

“人才是铁路发展的引擎”,王大磊深谙此理。他打破“重经验、轻培养”的旧模式,将职工成长纳入重点工作,用严格又贴心的方式搭建成长平台。

他坚持“真考真练”,定期组织业务抽考,将考试结果与绩效挂钩,倒逼职工主动学习。在他的推动下,新河站在去年车务段业务抽考中多次斩获团体冠亚季军,新入职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更是勇夺团体第一。多名职工在集团公司季度抽考、接发列车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

对新入职人员,他量身定制“理论+实作”培训课,手把手教技能,作业中重点盯控,让新人快速上手。青年职工小李说:“王站长像师傅又像兄长,跟着他干,心里踏实,进步也快。”如今,车站青年职工已成为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

关爱:以温情凝聚团队力量

“职工的心,是车站的根。”王大磊把对职工的关爱融入日常,用一件件暖心事筑牢团队凝聚力。

他推动完善生产生活设施:铺设作业通道板,让职工雨天不踩泥、雪天不打滑;改造饮用水设备,保障大家喝上放心水;添置健身器材,丰富业余生活。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他建立“职工心声台账”,确保“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应”。今年以来,为4名职工申请住院补助,为2名困难职工送上节日慰问,为2名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1名职工子女申请就学补助,还为2名退休职工举办了温馨的欢送会。

考虑到车站职工年龄偏大,他格外关注健康问题。暑运时,每天熬制防暑汤;寒冬里,提前发放劳保用品。工余时间,他常到行车室和职工拉家常,问问身体状况,聊聊家庭琐事。老职工老张说:“站长心里装着我们,干活再累也值。”

记者手记:

“责任制是最管用的制度,安全责任不悬空,安全形势才能稳。”王大磊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工作的核心准则。“火车头奖章”的光芒,映照着他对铁路事业的忠诚,对职工的深情。

如今,王大磊依旧每天提前到站,依旧穿梭在站场的各个角落。他说:“奖章是荣誉,更是责任。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守好安全一天,带好队伍一天。”

在铁路事业的征程上,王大磊就像新河站的一列“火车头”,带着初心与担当,牵引着团队向着更安全、更高效的目标,坚定前行。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王春辉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