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官兵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张晓梅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融入在军供工作的每一处细节中。
44岁的张晓梅,现任淮北市军供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23载寒来暑往,她把根深深扎在军供事业的土壤里,以滚烫热忱与执着坚守,接续着淮北双拥的光荣血脉,用真心实意服务每一位过往官兵。
始终牢记“姓军为兵”的初心,她将“小推车”支前的红色传统视作军供站的“传家之宝”,带领团队在保障实践中打磨优质服务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东部战区军供保障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等多项荣誉。
温情守护,点亮拥军的明灯
2021年中秋,当万家团圆之际,接到紧急任务的张晓梅带领团队紧急奔赴50公里外的徐州某保障点。
彼时正值“秋老虎”的时段,厨房里温度高达43℃,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张晓梅却始终站在灶台最前沿。打饭、布菜、盛汤、打包、装箱……连续7天,2600余人次的餐食、水果和月饼准时送达。张晓梅和团队也将淮北军供人的温情送到了军人们的心中。
这份用心与坚守,赢得了被保障部队的高度认可。没多久,一封表扬信从部队寄到省厅,诉说着对张晓梅团队的感激与敬意。
“军供大楼水泵冻结,无法供应热水……”2024年12月27日夜11时许,张晓梅接到电话后,立即就出了门。
零下10℃的寒风中,张晓梅,提着开水壶往返楼顶十余次。热水浇在冰碴上腾起白雾,睫毛结霜的她在月光下的身影,忙碌又坚定。
当热水重新流淌时,她冻得通红发紫的双手还在微微颤抖,脸上却漾开了安心的笑。
锐意创新,拓宽拥军的路径
面对新时代军供保障的新要求,张晓梅敢闯敢试,用创新为拥军工作注入新活力。
2020年,她主动挑起东部战区跨区域军供保障协作试点任务,带领团队啃下硬骨头,在全国率先踏出“第一步”,为军供保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日常保障中,她细化自主保障模式:精心设计A、B、C三套营养均衡、口味多样的食谱,满足官兵不同需求;每月常态化开展业务演练,让每位工作人员练就烹饪绝活、持证上岗,锻造出一支“武艺精湛”的保障队伍。
此外,她创新推出“定点+伴随”保障模式,将中医理疗、心理咨询、理发服务等贴心关怀带到保障点,为官兵们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这一创新举措广受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赞誉。
薪火相传,凝聚拥军的合力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小推车’精神,也是军供站的传家宝,代代传下去。”张晓梅的话掷地有声。
她牵头成立“小推车支前保障突击队”,创作《小推车赞歌》,深挖革命历程中的精神富矿,全力打造红色军供站。如今,淮北军供“小推车”品牌已成为东部战区交通沿线的军供文化标杆。
“拥军不是独角戏,得奏交响乐。”她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她的带动下,全市20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主动加入拥军队伍,军民同心的大军供格局在淮北大地铺开,拥军暖流处处奔涌。
23年风雨路,张晓梅用行动守初心,以奉献践使命。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她甘做那名坚定的“推车人”,用爱与责任,续写着军民鱼水情的新篇。
记者 徐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