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持续创造价值,在平凡岗位成就精彩人生,也让自己付出的汗水和智慧更有意义。”说这话的人是邢道杰,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海则滩煤矿项目部经理。
过去的两年里,他率领队伍刷新了立井连续6个月进破100米的全国最长纪录。其中,去年10月月进144米,是单月全国长立井开挖最快成绩;工程标准化率达100%,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他善于创新、擅打攻坚战,在矿建系统中建设成首家“智慧工地”,颠覆了传统的管控方式,在业界广受赞誉。
吃得“苦中苦”
邢道杰个子不高、肩膀却宽厚,笑容温和,眼睛明亮,工作中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每天都深入现场,身上始终保持着“特别能吃苦”的矿建人的本色。
“立井开挖的十几个岗位,个个都是重体力活。如果手上没有厚厚的茧子,矿工不会服你。”邢道杰笑道。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正是因为在迎头特别能吃苦,才用汗水赢得工友和班子成员的信任。
其实刚进项目部时,邢道杰认为立井开挖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干的都是粗活累活。但是和淳朴的工人一起工作久了,他越来越感到,每个岗位的矿建工友,都是自己敬重的好师傅。“他们教会我如何打风锤,怎样扎钢筋,手把手教我打伞钻……在矿建岗位久了,我感到每名矿工都是一本特别厚重的书,值得我好好阅读学习。”
“邢经理经常和我们一起挥汗如雨,打锚杆眼、移挪顶板离层仪、观测涌水量……这些他行行是专家,处处亲自干。”提起邢道杰踏实的工作作风,全国煤炭系统闻名遐迩的“猛虎队”队长王林一脸佩服。
在矿建系统,每名干部职工身上都有一股“猛虎精神”,这一点,在邢道杰身上体现得尤其突出。他在矿建系统工作28年,从技术员、技术股长、队长、副经理、党支部书记到经理。岗位变了,勠力拼搏的初心未改。依然每天下井,整理各类数据,坚持学习规程,梳理管理思路,研究改进措施,经常忙到凌晨才休息。
出招“精准狠”
“邢经理的管理措施最接地气,从来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我跟着他干了六个项目部,创的纪录很多。项目部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事故。这一点,职工都特别佩服。”综掘司机唐杰钦佩地说。
从基层“干出来”的邢道杰始终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他在出台管理措施前,做到了“三到三看”。首先到现场,看施工环境,明白防控重点,知道“怎么干”;然后到职工中间,看清楚管理措施的重点,做好“怎么办”;最后到管理人员中间,让他们看到新举措带着的波动,知道措施“改在哪”。
“我们不能让管理制度变成一纸空文,要用心编写,让制度与生产无缝衔接。”邢道杰说,“井壁的岩石硬度有几十种,需精确掌握现场情况,根据变化选择锚距和支护方式。技术跟上了,矿工就能少出力,成本也会降下来。”
立井到底后,邢道杰每班在井下巡查好几公里,每月都要穿破两双鞋,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招招准的“毫米功夫”。
在安全联席会上,邢道杰会从迎头隐患怎么查,到一颗螺丝怎样拧,仔细讲解。他有一本沾着煤灰的记事本,写着百条安全小提示。每次开班前会,他都会打开记事本,根据现场变化,提醒职工干活时操作细节等等,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
练成“绣花功”
立井建设是“百年大计”。矿建施工,就要有绣花的本领。
邢道杰抓工程质量,从来不打折。每班在迎头干活时,不管打眼工,还是出货工、后尾工,都互相检查质量,谁出了质量问题,大家一起帮着整改。邢道杰通过“严管”出精品,规范职工操作,实现了安全生产。
项目部推行网格化管理,以班组长为点,以各作业面为线,画线成网的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将每日安全生产责任细化、量化到每名班组成员,采取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杜绝不安全行为,加大反违章行为的奖惩力度,以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邢道杰把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管理之基,全力构建管控体系,完善责任落实、现场管控等“六大机制”和“六项措施”,修订完善了16项安全考核清单,全面夯实项目、队(专业)、班组、个人四级安全主体责任和行政、技术、部门三个责任链,打造了“四级三链”主体责任体系。
严格全面的管理,让项目部人人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施工质量和速度持续提升,两年来,得到甲方12次通报嘉奖。
探索“智慧矿建”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不是动动嘴皮就能干成的,得真金白银地投入。舍得下本钱吗?邢道杰作为一名矿建专家,他始终走在探索路上,攀登新高峰。
如今,海则滩煤矿项目部的“智慧工地”,在矿建行业属于首家。“智慧工地”消除了信息和操作之间的壁垒,实现了“监”和“控”的有机融合,构建了一流智能机电系统,通过自动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实现主供电、主通风远程集控。该系统在调度室链接了36个高清镜头,施工区域的所有人员、设备尽收眼底,各种数据实时交汇,实现了机电设备远程集控、联动启停、智能联控。
“我们的智慧工地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刚开始投入产出比不高,大家确实心里有点想法,但是干部职工用发展的眼光看变化,尤其是智慧工地带来安全成效,大伙逐步认可支持。”邢道杰说,下一步,智慧工地建设将向纵深迈进,重点围绕数据及基础设施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一张图”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设计、移动智能门户建设展开,全方位构建智慧矿建大格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邢道杰很享受和项目团队在一起“啃硬骨头”的过程。他会经常组织团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于别人的请教,他不吝倾囊相授。“我经常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记者徐志勤通讯员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