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担保“大显身手”——濉溪县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2025-11-14 09:49    淮北新闻网

通过县里新打造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仅用2天时间就能完成担保贷款审批。而在过去,这个过程需要15到20天,综合融资成本平均高出约2%。今年以来,在濉溪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真切感受到融资服务的“速度”和“温度”——这是当地深化“政银担”合作,创新发挥政策性担保“背书、放大、稳定”三大作用,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全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在保企业达1593户,担保余额12.98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相关做法更被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面向全国推广。

发挥“背书作用”融资成本降下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濉溪县从政策授信、流程再造、减费让利三方面入手,让政策性担保真正成为企业融资的“信用靠山”。

政策层面,该县出台专项政策,放宽担保准入条件,重点扶持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单家企业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授信。流程上,建成综合融资服务中心,引进8家金融机构入驻,企业只需在平台上提交一次申请,担保贷款审批时间就从过去的15至2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2到3天。

更实在的是真金白银的让利。濉溪县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将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担保费率普遍降至1%及以下,合作银行也将平均年化利率降至3%左右。在这双重优惠下,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以往降低了2个百分点,切实减轻了负担。

创新“放大效应”融资渠道多起来

除了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濉溪县更注重通过模式创新,放大担保的融资撬动效应。

针对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该县创新“信用直担”模式,将应收账款、存货、订单等“非标资产”纳入反担保范围,盘活了企业无形资产。

“园区贷”则是另一项创新举措。利用园区贴近企业的优势,该县建立“园区搭台、银担联动”机制,园区管理方通过动态共享企业经营数据,精准筛查融资需求并形成“白名单”。对成长性好但暂未达标的企业,园区通过预存保证金与担保机构共担风险,有效激活了银行放贷意愿。

针对企业普遍头疼的续贷问题,濉溪县鼓励运用“无还本续贷”模式,实行新旧抵押权无缝衔接,企业贷款到期后无须偿还本金,仅需支付利息便可完成续贷,大大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

筑牢“稳定防线”融资风险管起来

在扩大融资供给的同时,濉溪县始终高度注重风险防控,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该县利用“担保云脑”风控模型,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司法等多部门信用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信用评估,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让银行对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放心贷、大胆贷”。

更重要的是,濉溪县建立了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在“科技贷”“无还本续贷”等产品中,明确县级担保机构、省级合作担保机构、银行、政府补偿基金按照4:3:2:1的比例分担风险。这一机制有效分散了单一主体的风险压力,形成了各方共赢的局面。

贷后跟踪监测同样不可或缺。在濉溪县,担保机构和银行定期对企业贷款使用情况、经营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预判发展趋势,确保风险早识别、早处置,实现了风险全程可控。

如今,在濉溪县,政策性担保已不再是简单的增信工具,而是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随着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浇灌,这片土地上的企业发展正迎来新的春天。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郑言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