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濉溪县铁佛镇古城村鑫源家庭农场1350亩玉米地里生机盎然。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如同埋在土壤中的“毛细血管”,正将水分与养分精准输送到每株玉米根部,滋润着作物茁壮成长。
“今年天气干旱,玉米正处在抽雄吐丝的关键期,需水量特别大。”农场主王建平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田,难掩喜悦,“多亏了政府推广的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省时、省力、省水,还高效,彻底解决了我们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重点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滴灌带埋于地下,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定时定量把水和养分输送到作物根系周围,既实现了农业节水增效,又为粮食稳产增产上了“双保险”。
“这套技术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铁佛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人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地节水3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20%,人工成本直接砍掉一半。”
如今,这些看似普通的塑料管,让每一株玉米都能“喝”到恰到好处的水、“吃”到精准配比的肥,将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源不断注入田间地头。不少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庄稼人都说,干了大半辈子农活,从没想过浇地施肥能这么省心。
目前,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在铁佛镇的实施面积已达18500亩。这项“接地气”的农业科技,正为当地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下坚实基础,让广袤田野孕育出更多饱满丰硕的“黄金穗”。
记者 闫肃 通讯员 朱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