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作为天然皮革的替代品,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品种多样等特点。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濉溪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宝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火热的生产场景让人感受到企业稳步发展的力量。
安徽宝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濉溪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皮革、包装材料、鞋用材料、瑜伽垫等PU合成革的加工和销售。目前主要生产线为湿法生产线4条,干法生产线2条,后段深加工机械设备20余台,以及辅助机械若干台套。截至目前,今年已实现产值1.6亿元,预估年产值3.5亿元。
在现代化PU合成革干法车间的核心区域,两条高效运转的生产线如同银龙般贯穿始终。
宽幅的离型纸承载着工艺的起点,配好的PU浆料经由高精度涂布头,被均匀地刮涂在运行的离型纸上,形成预设的花纹与厚度;在关键的贴合工位,巨大的加热辊筒在精确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下,将温热的贝斯层与基布瞬间压合,强大的黏合力使二者牢固结合为一体;复合革材运行至精密设计的剥离辊处,坚韧的离型纸在恰到好处的张力和角度控制下,如同蜕下一层光洁的外衣,被自动卷取回收,下方则是焕然一新、纹理清晰、质地优良的PU合成革成品。
不同于传统皮革产业,宝博新材料始终将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先后开展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节能环保项目。
“这是我们公司去年添置的一套湿法配料智能化设备。”安徽宝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静指着位于湿法车间对面的设备告诉记者,把人工配料改成自动配料,用密闭管道输送浆料,不仅减少了厂区无组织废气的排放,而且配料精准化投放,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注意到,车间里的主要生产线均被“包裹”在玻璃门窗内,车间上方安装了废气管道。在车间外,废气、废水、粉尘等各类管道也有序交织,通向各自的环保设备。
据了解,宝博新材料已建成喷淋处理、布袋除尘、生物除臭等环保处理设施12套,均保持24小时稳定运行,有效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粉尘和异味的源头收集与集中处理。自去年8月起,公司还着手开展了废水废气治理工程升级改造项目,对湿法喷淋吸收塔进行升级,将在线布袋除尘设施改为离线脉冲除尘,对现有废水回收处理装置进行提标改造,增加废水处理能力,改造污水处理生物除臭装置。这些扎实的环保投入和精细化管理,不仅体现了企业对环境责任的担当,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宝博新材料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管理理念,设置实验室和化验室,并成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设备的先进性,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中高档产品。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营业收入4.2%,累计投入近1亿元,拥有6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淮北市绿色工厂”等荣誉。
记者跟随程静来到成品检验车间,检验员们正在对每一寸皮革进行近乎苛刻的“体检”,对皮革上有可能存在的黑点、料点、褶皱等不良品检验发现后剪裁处理掉,留给客户的均是100%的一级品。公司还设有专业的检测室,对PU革的其他技术指标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深度检测,如剥离强度、撕裂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耐曲折性、耐黄变性能等。“2024年度BB-SP2i阻燃耐磨PU革荣获安徽省新产品殊荣,它具有耐刮、耐磨、阻燃等特性。”程静介绍,关键指标如VOC含量、重金属残留等,还要定期寄送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带有CMA认证的检测报告。
在检验室的检测台上摆放着清晰的国家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对照表,任何细微的瑕疵,都会被贴上醒目的不合格标签,坚决隔离,确保只有完美符合甚至超越严苛标准的皮革,才能提供给客户或进入下一道工序。在这里,“零缺陷”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的铁律。
“企业始终将创新驱动和政策借力作为发展双引擎,未来将持续深耕汽车领域,依托园区政策红利和技术生态,向‘专业化’‘绿色化’方向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程静表示。
记者 俞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