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窥淮北》系列报道之二 感受运河脉搏 品读城市记忆 ——走进淮北市博物馆

2025-07-21 09:16    淮北新闻网

漫步于东西走向的博物馆路,游人很容易注意到掩映在绿树中的淮北市博物馆——它太“吸睛”了,这座向着东方的船型馆体,仿佛风中扬帆的大船,在古运河上劈波斩浪,载着满仓的城市记忆与历史文化行稳致远,一如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一样。

步入馆中,沿着展厅缓步而行,光影流转,时空变幻。从曙光初现的新石器时期,经烟火两汉,至隋唐盛景,馆藏数万件文物,件件如史册散落的珠玉,陈列面积6000余平方米,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灵动奇妙交融。漫步于汉画像石展区,斑驳条石诉说着岁月的流转,或清晰或模糊的生动线条却明白告诉今人,古人曾经在此创造出何等光辉的历史。走过历史名人的长廊,游客难免赞叹脚下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竟能孕育出桓谭、嵇康、刘伶等一众人杰,字里行间、画像勾勒,仿佛千年前的汉魏风骨跃然眼前,穿越时空的文化温度触手可及。

1999年,作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重见天日,为淮北这座城市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收藏有众多柳孜运河遗址文物的淮北市博物馆,因此而有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非凡之处,正在于它不仅展示运河的过往,且本身就是运河历史最厚重的证物。

52米长的巨幅东阳木雕壁画在“运河遗韵”展区壮阔铺展,生动再现了隋唐运河开凿、巡游、漕运、码头繁忙的场景,人物生动,气势恢宏。俯身细观展区那震惊世人的“淮北舵”,以及千年香樟树雕刻成的唐代独木舟,仿佛仍被通济渠的水流温柔拂过,眼前浮现出舟楫穿梭、商旅辐辏的繁华盛景,似乎那些早已消逝的市声,在耳畔重新喧阗起来。

馆内的最后一站是运河瓷器厅,在这里展示的瓷器纵跨隋唐宋元,横跨东西南北,既有本土“烈山窑”出土文物,更有“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涵盖全国二十多个著名窑口的珍贵文物。那些出土的瓦当、方砖、瓷器,无声诉说着运河两岸曾有的富庶与喧腾,昭示着淮北曾是运河重镇无可辩驳的印记——这条古老动脉的每一次搏动,都深深融入淮北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当运河文化在今天持续闪耀出光芒,这座承载历史记忆的殿堂,不仅让运河的波涛回荡在历史深处,更在新时代的淮北大地穿越时空、永续奔流,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积淀与前行动力凝聚,便在这古今交汇中获得了最清晰的回响。

记者  张旭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