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以“综合查一次”为抓手,创新执法监管新模式,构建“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联合执法机制,从源头避免和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为企业松绑减负。截至目前,已指导全市168个行政执法主体动态调整更新检查事项502项、本年度检查计划489个。
完善机制构建协同监管体系。出台《淮北市“综合查一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淮北市市级“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第一批)》,涉及13家牵头单位、20个执法部门、41个执法事项。制定《淮北市“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工作指引》,按照“一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模式,统筹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力量,进行“组团式”联合执法检查,实现由“分头行动”向“联合检查”转变。上半年,指导生态环境领域优化减少入企检查频次,采用“1+N”模式,即1次综合检查覆盖N项内容,入企检查358次,累计减少67%。
明确涉企检查主体和检查事项。经政府审核确认,在官网公示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名单,凡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企业有权拒绝其行政检查。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发布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和对同一企业实施检查的年度频次上限,严控专项检查频次。
柔性执法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市司法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等7大重点执法部门,先后三批次制定《淮北市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指导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在全省率先出台该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督导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出台《药品监管领域行政处罚综合裁量原则适用工作指引(试行)》,在全国首创运用“三要素法”规范行政处罚综合裁量并制度化运作;在全省先行制发《淮北市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淮北市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试行)》,切实引导经营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减轻了不良信用记录对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影响。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赵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