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市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监管方式,通过科学分类、智慧监管、精准帮扶等举措,构建差异化执法监管模式,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满意度“双提升”。
分类施策,差异化监管更精准。制发《淮北市生态环境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5版)》《淮北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将企业分为重点监管、一般监管和正面清单三类,实施差异化抽查,对重点监管企业100%全覆盖检查,一般监管企业抽查比例降至5%,对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的9大类63家企业主要采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方式监管,做到“无事不扰、违法严查”。
智慧赋能,非现场执法更高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运用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企业排污情况。建立环境违法线索智能分析平台,通过数据模型自动识别异常排污行为,配备执法APP,实现执法任务派发、现场记录全流程信息化,执法精准度显著提升。
联动帮扶,综合检查更减负。推行“综合查一次”模式,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制定涉企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行“点单式”帮扶,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提供“环保体检”,1至6月,入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70%以上,通过帮扶替代常规检查8次,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更优化。严格执行入企检查备案制度,除投诉举报等特殊情况外,所有检查须提前报备并全程使用移动执法系统记录。畅通企业反馈渠道,通过“码”上反映平台、12345热线等收集问题线索,定期开展执法行为专项整治,确保监管行为合法规范。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