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设备运行有条不紊,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在车间里紧张忙碌着……日前,当记者走进位于淮北高新区的银邦(安徽)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时,一幅欣欣向荣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从江苏无锡“远嫁”到安徽淮北,银邦(安徽)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不仅在2023年跑出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淮北速度”,更是在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选择淮北、投资淮北的正确。”该公司总经理张秀清对此深有感触。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为了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在企业落地之初,就迅速组建以一把手牵头的项目对接专班,专门安排一名班子成员挂职企业副总专职服务项目建设,高效快速解决土地、供电、天然气、供水等要素保障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扫清障碍。“淮北干部务实高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张秀清表示,这也更加坚定了企业继续深耕淮北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而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更与在这一地方的干部作风紧密相连。近年来,我市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引领,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牢固树立“服务企业贵在无事不扰、支持企业就要有求必应”理念,持续擦亮满“淮”诚意营商环境品牌。
营商环境好不好,感受最深的是企业。我市坚持“亲商”导向,创新实施“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通过进工地入厂房下车间、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等“访企解难”活动,“一口”收办企业诉求,了解企业所想所盼;落实落细企业诉求“挂号制”、“红黄绿”预警机制,依托市、县区(园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19个企业诉求“挂号”窗口,清单化、闭环式解决企业诉求,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有求必应”让企业无忧;“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我市坚持“安商”导向,在融资、土地、用工等方面强化要素保障,规范入企检查行为,优化行政执法流程,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持续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实现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让企业感受到更多暖意。
企业的“烦心事”就是干部的“心头事”,解决比解释更有说服力。安徽省中瑞生鲜配送有限公司出现融资难问题后,濉溪县立刻组织专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协调银行为企业办理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宇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仓储空间难以满足日常生产需求,相山经济开发区不到一周时间就以高效和优惠的价格为企业协调了便捷仓库,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淮北新城吾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希望吸引更多周边人群,杜集区及时帮助协调开通周末公交专线,并陆续举办欢乐五一、悦动端午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带旺了人气;安徽国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投产时间短、订单量偏少,烈山区就帮助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扩大了企业“朋友圈”,促成了与3家企业合作……一系列“及时雨”般的举措,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里,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作风硬,则环境优;环境优,则活力足。如今,我市正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