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为“媒”开辟人才培育“新赛道” ——淮北市深化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改革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025-04-23 07:56    淮北新闻网

 

4月8日,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改革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暂行)》,就构建高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强化技能培训支持、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全力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队伍的建设作出了部署。

《意见》的出台,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要论述的关键步骤,也是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工会和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引领示范作用的具体举措。

构建“四级联动”竞赛体系,激发人才成长活力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装备分公司特级技师王忠才,是煤矿技能人才的佼佼者。他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多次在淮北矿业集团技能比武中勇夺桂冠,并在全国煤炭系统举办的采煤机司机大赛中名列前茅,获得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等诸多荣誉。

王忠才的成功,得益于他怀揣产业报国的坚定信念,和致力于成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不懈努力,也得益于各类技能竞赛搭建的良好平台。

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技能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市围绕“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招商比拼、重点工程“四保一创”、新兴产业“五比五看”等280余项特色赛事,累计吸引36万人次踊跃参与。仅2024年,全市投入竞赛经费超130万元,推动电焊、无人机、互联网营销等220余个工种竞赛蓬勃开展,孵化技术攻关成果960余项,直接助企增效超亿元。

“新出台的《意见》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体系。”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友明介绍说,《意见》提出,将以省级以上大赛为引领,市级竞赛为龙头,行业及县区赛事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赛事为基础,打造覆盖全域的职业技能竞赛网络。针对纳入市级管理的竞赛项目,按一类、二类分别给予主办单位最高2.5万元、2万元补助,推动竞赛常态化、专业化。同时,对参加国家级、省级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及团队,市财政将配套提供最高5万元集训补助,并给予专家指导、场地保障等支持。

张友明表示,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体系,将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情,更好地发挥竞赛在技能人才选拔激励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

真金白银补贴培训,企业院校双轮驱动育才

2024年,淮北供电公司、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两家“淮北工匠学院”相继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市总工会已成立7家工匠学院。

作为我市首批工匠学院建设单位,淮北供电公司、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工会对标对表省总工会、市总工会建设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建好、管好、用好工匠学院,着力做好工匠学院建设的课程、教材、师资、培训、评估等工作,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工匠学院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工匠学院的“孵化器”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持续输出高技能人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介绍,我市聚焦行业需求,以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培训主体为依托,打造具有淮北特色的技能培训品牌。以“淮海大嫂”全国家政劳务品牌为核心,建立数字家政服务产业园,打通与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优质家政服务人才输送通道,年均培训家政人员3000余人。2024年,共针对农村转移劳动者、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以上,培训内容涉及养老护理员、中式烹调师、电子商务师等10余项职业(工种)。指导技工院校围绕双师型、一体化培养目标,常态化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和职业能力建设,通过企业锻炼、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基地,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淮北技师学院、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入选2024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名单,淮北技师学院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张华说,下一步,我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也将拿出“真金白银”,从推动企业培训技能人才、实施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价、落实技能提升补贴政策等五个方面着手,加强技能人才日常培训培养。《意见》明确,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合格者可分别获800元/人、2000元/人补贴;推行新型学徒制的企业,按每人4000至6000元标准给予支持;职工新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企业可获3500元、5000元补贴。他表示:“我们还将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培训,支持企业自主评价技能人才,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

重奖激励+职业晋升,释放“以赛育才”强信号

“95”后美团骑手代冬祺,从业多年来“零差评、零事故”,凭着对服务品质的执着追求,最终站在了职业技能竞赛的赛场上。2024年6月,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发挥,在我市网约配送员劳动和技能大赛中摘桂。同年8月,他再接再厉,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约配送员安徽省选拔赛上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

从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全省职业技能竞赛的第一名,代冬祺仅用了5年时间。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展示了他精湛的服务技能,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

“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释放‘以赛育才’强信号。”4月16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妍梅说,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我市变政府主导评价为企业自主评价,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原先技师、高级技师的基础上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打破一线职工技能等级晋升的“天花板”,延伸技能职工职业发展通道,加速推动一线产业工人由工到匠、由匠到产业领军人才的跨越。

2024年6月,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实施《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办法(试行)》,评聘首席技师2名。8月,市人社局印发《关于做好淮北市企业新高技能人才提升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鼓励企业职工积极参加技能等级评价,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对新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的职工补贴3500元、5000元。我市还遴选长期工作在生产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家级、省级特殊津贴,6月份经省人社厅认定,推荐闫兴亚、杨庆、纪海矿等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认定马力、崔家才等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为强化竞赛吸引力,《意见》还推出多重激励政策。”刘妍梅介绍,《意见》重点明确荣誉、表扬、技能等级晋升、奖金奖励及聘请任教破格晋升五方面激励措施标准。比如在市级及以上赛事中获奖选手可直接晋升技能等级;世赛、国赛获奖者及专家团队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对在参加世赛的国家集训选手、全国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可通过直接考察招聘方式到职业院校任教,并按规定破格晋升职称。此外,对参加世赛、国赛并取得佳绩的选手及贡献单位,以市政府名义予以通报表扬。

未来,我市将纵深推进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改革创新,系统构建“培养—选拔—任用—激励”全链条技能人才发展机制,培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通过打造“赛教融合、以赛促产”的人才培育新范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技能动能,在淮北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谱写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的时代华章。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韩桂芳

摄影记者  梅月  通讯员  张锋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