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市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新闻发言人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参保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且详细的政策解读。其中,重点围绕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标准、参保缴费时间、多元化缴费方式,以及特殊人群参保保障措施展开说明。
据悉,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为每人110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700元,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400元。财政补助标准较上年增加30元,居民个人缴费标准较去年不变,财政补助占比达63.63%。
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12月31日,待遇保障周期为202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26年1月1日至2月底前缴费人员,自参保缴费次日起享受待遇。按参保长效机制有关规定,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固定待遇等待期,参保后3个月方可享受医保待遇。
新生儿继续实行“落地”参保,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90天内完成出生当年参保缴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超过90日参保的新生儿,自缴费次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医保信息系统未标识期间发生的费用不予结算。新生儿应参加当年度及下一年度居民医保,新生儿父母办理参保时应明确新生儿参保年度。
今年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参保缴费。线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淮北医保”,选择“政务服务”─“网上大厅”,进入“安徽e保”,在“地方专区”界面选择“淮北”,进入“参保缴费”功能区。没有办理过参保登记或在税务系统缴费时提醒您没有有效参保信息的需先办理参保登记。其他情况不用参保登记,直接缴费。缴费方式有两种:税务系统缴费和职工门诊共济账户缴费。两种缴费方式只要选择一种即可,避免两个渠道都缴费而造成重复缴费。线下可以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村(居)委会登记缴费,由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基层代办系统进行登记缴费。
记者 傅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