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餐饮单位“外摆”经营日益增多,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愈发浓厚,成为城市经济一抹亮眼的新色彩。如何让这一新兴业态在合规轨道上既保安全又显活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主动作为,以“监管+服务”的双重姿态,为其健康发展全程护航。
精准施策,筑牢安全底线
自6月起,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针对餐饮“外摆摊”开展专项检查,聚焦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全流程,细致核查后厨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明码标价等关键环节。面对持续高温,执法人员特别提醒经营者:需避免食材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做好防蝇措施,严防变质污染。
“从餐车消毒频率到价签字体大小,开业前的上门指导帮我们避开了不少风险。”7月8日,某酒店负责人坦言,正是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这种“提前铺路”的细致服务,让酒店路边摊一经亮相便收获好评,为合规经营打下了扎实基础。
柔性执法,彰显监管温度
8月初的一次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家餐饮“外摆摊”未及时更新当日食材验收记录,并未直接处罚,而是现场指导工作人员规范台账管理——这正是支队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的生动实践。
既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又把握执法尺度,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柔性执法让政策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经营者在规范中感受到监管的人文关怀。
服务赋能,激活消费新动能
在规范经营之外,该支队更以服务为抓手,助力餐饮“外摆摊”释放活力。执法中耐心解答经营疑问,针对食材保鲜、消费纠纷处理等实际难题,现场提供法规解读与实操建议,帮经营者少走弯路。
截至目前,支队已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酒店路边摊近20家,指导整改问题4条。
在监管护航下,餐饮“外摆摊”不仅成为城市消费的“新名片”,更实现了高品质与市井烟火的有机融合——这背后,是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既守牢安全底线、又释放业态活力的生动实践。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张魏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