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下的改革实践——淮北“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全国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2025-04-23 08:04    淮北新闻网

从摆脱贫困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到乡村全面振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心头大事。2022年12月,“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被提上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双策合一”首试淮北勇当先锋

淮北,这座从“煤城”转型为“美城”的北方城市,再次勇挑改革重担。刘桥、临涣、宋疃、渠沟、朔里5个镇成为改革先锋,探索建立“六大体系”,为全国提供示范。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践行,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

我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构建精准、高效、智慧、温暖的救助帮扶体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过去,因部门分割、流程繁琐,我市6万余名低收入人口申请救助帮扶时,需多次奔波。如今,随着“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这一状况得到改善。2023年开始,我市出台实施方案,以“减负增效、精准帮扶”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民政部门牵头,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革新机制,创新政策,共同探索“六大体系”工作方法。

试点过程中,监测系统升级,实现一个数据平台动态监测;标准和流程统一,避免多头多次申请、核对、审核;救助帮扶政策整合,群众享受更全面帮扶;人员管理服务规范,基层负担减轻。我市还建立长效机制,研究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对符合条件对象分类管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连续两年纳入省委深改委工作要点,写入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副省长张曙光3次来淮深入调研、亲自调度。我市建立市、县、镇三级工作专班,一体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救”“帮”精准高效温暖直达民心

我市围绕“待遇不降低、财政可承受、经验可推广、未来可持续”目标,让救助帮扶更加精准高效,切实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渠沟镇陈玲(化名)夫妇曾因申请繁琐而苦恼,丈夫卧床不起,家庭经济压力大。如今,我市新推出的低收入人口认定流程,让他们只需“一次申请”,15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14个环节精简为7个,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刘桥镇刘刚(化名)在被识别为低保对象后,当月获得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近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

改革还整合了人员与职责。宋疃镇合并民政与农业农村相关职能,将民政协理员和乡村振兴专干合并为低收入人口帮扶专干,基层网格员由195人调整为97人,人员精简50%,实现减负增效。

此外,我市优化工作流程,线上、线下申请都变得简单快捷。微信小程序、“皖救一点通”等信息化手段让救助帮扶政策触手可及。监测预警系统为困难群众筑起坚实的“防护墙”。在2024年第三方调查评估中,群众政策知晓率达99.2%、试点工作可持续性达99.35%、基层干部群众满意度达99.81%。

“输血”“造血”并举田园绘就希望

广袤的田野承载着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的梦想。

宋疃镇打造“低收入人口服务联盟”,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帮扶格局,12个村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低收入人口预留约10%的临时就业岗位,目前黄营郁翠林、新园果蔬种植等8家村级合作社为25名低收入人口提供临时岗位,日薪70至80元。镇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中心主任胡敬杰介绍,通过“政府+”模式,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如联络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与和村社区签订研学协议,实现双赢。

临涣镇魏书芳(化名)曾常年享受低保待遇,如今家庭困难有所改善,想自食其力。“衔接并轨”政策出台后,镇里推出“订单式饲养山羊”产业帮扶项目,魏书芳成功领到两头怀孕的母羊,开始了养殖之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预计年增收1800元。

杜集区朔里镇开设乡村共富微工厂,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全镇经济多元发展。村民徐莉(化名)农闲时,会在家门口工厂接一些计件手工活,每月有600到800元的收入。

我市还注重精神帮扶和智力支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多元化救助帮扶,让低收入人口“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2024年,全市有4700余名低收入人口享受到了产业扶持、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入股分红等帮扶政策。市、县(区)共投入资金813.98万元,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助洁、助餐、就业培训等服务,惠及1.58万人次。

2025年3月10日《农民日报》刊发了市委书记汪华东访谈。汪华东表示,淮北市将持续巩固拓展“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工作成果,构建常态化帮扶体系,努力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推出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

改革成效显著经验全国共享

我市改革成效显著,得到国家多部委肯定,荣获民政部2023年度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全国桂冠,成为安徽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工程”。相关做法被中央深改办、中央农办、民政部以简报形式刊发推广,国务院研究室、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均组织人员来淮调研,民政部领导作了肯定批示;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2024年5月,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在淮北召开全国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座谈会,推广介绍淮北经验做法。

2025年4月16日至17日,全省“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改革试点推进会在淮北召开,省民政厅厅长余向东充分肯定了淮北先行先试探索出的经验做法,要求15个市20个县(市、区)借鉴淮北经验,深化衔接并轨改革试点。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市正以人民为中心,用创新和实干诠释责任与担当,让精准帮扶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绘就共富新画卷,为全国“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提供宝贵经验。

记者   王陈陈    孙楠

通讯员   郑言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