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当晨曦初露,城市的脉搏在劳动者的默默奉献中悄然跃动。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本报推出“唤醒城市的人们”五一特别报道——将视线对准那些在晨光中编织城市经纬的守护者,以文字记录那些习以为常却至关重要的城市运转细节,致敬每一位用双手托起城市旭日的平凡奉献者,让劳动精神在相城大地上绽放永恒光芒。
见习记者 刘奕彤
凌晨,整座城市还笼罩在一片静谧的黑暗之中,菜市场早已被灯火点亮。这里是城市中较早苏醒的角落之一,摊主们忙碌的一天,便在这破晓时分悄然拉开帷幕。4月19日,记者走进相城农贸综合市场,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摊主们的辛勤日常,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
天还未亮,蔬菜摊主项大叔已开着货车抵达淮北凤凰山农贸城,就着市场内昏暗的灯光,在堆积如山的蔬菜中仔细挑选品相优良的品类。装满货车后,他匆忙赶回相城农贸综合市场的摊位。此时,他的妻子早已在摊位上等候。夫妻二人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分拣、清洗、摆放蔬菜。项大叔弯着腰,熟练地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妻子则在一旁认真清洗、整齐码放,翠绿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金黄的土豆……被整齐地码放在摊位上,等待着顾客的挑选。
小李水产的摊位旁,老板李常树如往常一般忙碌。他身穿防水服和长筒胶靴,手持捞网,从水箱中捞起活蹦乱跳的鲫鱼和草鱼。鱼儿在网中扑腾,溅起一片片水花,“你看这些鱼多新鲜,条条精神得很!”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整理虾蟹,手法娴熟地将它们分拣、归类。“我们凌晨2点到濉溪中瑞进货,返回市场也要6点左右了,接着卸货、拣货、打扫摊位,赶在早市前准备就绪。8点还要给一些饭店送货……虽然辛苦,但能让市民吃上新鲜水产,值了!”李常树表示。市场渐渐热闹起来,他在摊位前招呼顾客、介绍产品、处理鱼虾,脸上始终挂着朴实的笑容。
肉类摊位前,满大姐正熟练地分割牛肉,围裙上溅满了血水。凌晨5点多,她便来到了摊位,“早上是卖肉的黄金时间,大家都想购买新鲜肉,所以我必须早早准备好。”满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处理牛肉汤店的订单,刀起刀落间,牛肉已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尽管生意辛苦,但满大姐脸上总是挂着热情的笑容,“我从事这一行已经16年了,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满大姐从相城农贸综合市场开业就在这里卖肉,做久了也有了感情,“这不仅是一门生意,也是在为大家伙服务。看到顾客满意,我也很满足。”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她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货,还会耐心地为顾客介绍不同部位牛肉的烹饪方法,由此积攒了大量回头客。
在与摊主们交流的过程中,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张阿姨是菜市场的常客,她每天都会早早地来这里挑选食材,“摊主们起早贪黑很不容易,不仅提供的菜新鲜又实惠,人也很热情、实在。像项大叔的蔬菜,我每次都要买上满满一大袋!”住在附近的市民程祖春也表示赞同:“我和摊主都是老熟人啦,在这儿买菜放心!”
菜市场的摊主们是城市最平凡的劳动者,以日复一日的坚守点亮人间烟火。他们在破晓时分开始劳作,用双手为市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食材,满足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需求;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城市烟火气的一部分,温暖着每一个家庭的餐桌。在小小的菜市场里,每一位摊主都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用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
摄影记者 黄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