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建市六十五周年系列报道之二变“一煤独大”为“多业共兴”——淮北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筑牢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石

2025-04-07 08:41    淮北新闻网

累计生产原煤十多亿吨、发电数千亿度,其中外送电量近三分之二……建市65年来,淮北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向何处转型,成为淮北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压舱石,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锚定加快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目标定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煤独大的倚重型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近三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5.8%,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05%。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蓄发展新动能

淮北曾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依托原煤资源谱写了一曲生机蓬勃的发展故事。而随着煤炭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叠加,淮北陷入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

城市兴衰关键看产业,破局的关键也在于产业振兴。如何“盘活”资源,带来发展的新动能?

位于淮北临涣化工园区的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高塔林立,管道纵横交错,满眼尽是绿树丛荫和成片的草地,各种灌木植被错落有致,巡检工人穿梭于不同厂房之间。在这里,原材料甲醇、乙醇等实现“变身”,从进入厂区,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流淌在数十公里长的管道中,最终变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醛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精准的自动化生产流程。从原材料的输送,到产品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由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精准控制,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如今在无人化、智慧化的加持下,这抹绿色的底气,正成为安徽瑞柏新材料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所需的甲醇、乙醇等可以做到化工园区内“隔墙”供应,完善的上下游配套,在降低安全风险、运输费用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园区的经济,兴于煤;园区的发展,绕不开煤。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依然要抓住煤炭这一资源,以煤为轴,延伸链条、多元发展……淮北临涣化工园区坚持强链、补链、延链,通过培育壮大先进高分子结构和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延伸煤焦化产业链,形成有机基础原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三大板块,具备年产90万吨甲醇、60万吨乙醇、20万吨纯苯、6.23亿立方米氢气等基础原材料以及丁腈胶乳、醋酸酯等20余类化工产品生产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而行、向“质”图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引导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研发和推广应用“三首”产品和新品精品,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进阶。升级改造开发园区基础设施,支持创建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制造车间、数字领航企业等,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分层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提高单位能源资源产出效率。

战新产业发展壮大,构筑转型新优势

位于淮北高新区的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箱体焊接总成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经过智能焊接、自动喷涂、精密检测等一道道工序,一个个动力电池轻量化箱体“走”下生产线,即将发往吉利、奇瑞、上汽、长安等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

“我们通过与国轩控股集团合作,建成皖北首家新能源动力电池轻量化箱体制造基地。”国轩象铝公司董事长张宏说,目前,企业订单饱满、产销两旺,去年实现营收17.4亿元。

银邦(安徽)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是淮北高新区从江苏无锡招引的新材料企业。2024年,随着年产35万吨新能源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产能释放,该公司完成产值14.02亿元。

去年3月,通过产业链招商,安徽嘉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烈山区。铝热传输材料是企业的主要原料,而邻近的银邦新能源可满足供应,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

近年来,我市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有限聚集、久久为功,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在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领域,发挥临涣焦化、碳鑫科技、瑞柏新材料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关键化工原料、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三个板块。同时,延伸发展电子化学品、高端医药农药中间体等高附加值产业。在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全力支持陶铝新材料民用产业化,推动银邦新材料、国轩象铝、中基电池箔等开展高精度板带材、高性能工业型材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加快建设汽车用铝合金轻量化材料生产基地。绿色食品领域,推动相山经开区、百善食品工业园、口子产业园等重点食品园区的快速发展,巩固提升工业化健康主食、肉制品精深加工、方便休闲食品等传统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及其他新材料(高岭土)领域,推动安徽矿机等龙头企业,向成套装备精密铸锻造件和动力传递、工业机器人、工业级无人机整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进军,而高岭土产业则向高端耐火材料、耐磨材料、环保过滤材料领域延伸。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强化经济硬支撑

3月31日下午,总投资57.8亿元的融汇高端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约20亿元,建设年产17万吨离子膜烧碱及下游产品、配套公用工程。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市紧紧围绕产业布局、工业经济、城乡建设、培植动能等中心任务,精心谋划、精准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关键项目。2024年,省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03.5%,均居全省第1位。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00.2%,竣工率166.7%,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聚焦重点抓谋划。紧扣国家“两重”“两新”政策风口,对标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最新支持方向,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好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转化实施。目前,全市共谋划2025年续建和计划新开工市级重点项目479个,总投资2349亿元。

分层分级抓调度。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工程与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完善市领导统筹调度、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调度、项目责任单位日常调度的分层分级常态化项目调度机制。依托市重点项目管理平台,对省级重点项目、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省市集中开工项目实行“红黄绿”三灯预警。

紧盯要素抓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支持资金。对项目开工前审批、用地规划、环评、能评、征迁等环节,实行闭环管理,加强要素保障。

“万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淮北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奋进淮北,步履铿锵;转型淮北,前景可期!

记者 王守明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