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改造老城区,优化提升旧城区,完善建设河西区。2023年,濉溪县聚焦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结合棚户区安置、老旧小区改造、片区综合开发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行业日常监管,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濉溪县住建局编制城市体检,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项目(一期)建设。河西片区和乾隆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率先开工建设北环路、乾隆湖路、沱河东路等;岱河路原北菜市街、溪河路涉铁立交项目开工建设;玉龙路西延及涉铁立交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建成投入试运行,稳步推进南部次中心起步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
加强公用事业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暖民心便民停车行动,新建停车泊位2025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225个,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1069个,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完成城区7座桥梁结构检测,建设遮阳(雨)棚10组,加装窨井盖防坠网6700个,安装S238省道(五里郢—银桦路)太阳能路灯210柱。建设翡翠城和顺达公园2处口袋公园,新增、提升绿化面积约11.57万平方米。
优化提升市政管网,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管理主城区及河西区35条主次干道、16个公园广场、89条巷道、5座桥梁路灯照明和4座铁路立交桥泵站;维护管理城区沱河路、淮海路等24条主次干道、长度45.43公里,百花巷等11条巷道及雨污管网。完成污水管网改造12公里、供水管网改造3.45公里,新建城市供水管网约2公里,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9.18%。巩固城西沟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强化雨污分流治理,城区内涝基本消除。
健全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房地产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备案3225套,建筑面积35.829495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2.77亿元。积极处置逾期交房问题,恒大中央公园项目共计936套全部交付。扎实推进住宅物业管理“三大”攻坚行动,物业服务项目覆盖率100%,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覆盖率93.44%,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御溪荣境小区被评为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
加快乡村建设,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95户,城乡自建房屋、群租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期完成摸底排查整治。培训农村建筑工匠74名。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编制完成前大街邮电局旧址、王家祠堂等11处《濉溪县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淮海村入选第四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传统建筑普查工作逐步开展。
改善居住环境,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推进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530套,任圩项目工程竣工交付,杜庙二期、杨楼、溪河一期项目工程已完工。完成55个老旧小区改造目标任务,涉及6981户居民,1454栋楼,改造面积63.65万平方米。扎实推进房地产领域遗留突出问题整治,中苑大厦、宏宇之心城、状元府邸项目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英伦城邦项目基本完成交房,中苑大厦项目完成商业招租。
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建筑业健康发展。年度监管新建建筑工程58个,积极受理并解决市长热线交办欠薪问题,全力清欠住建领域农民工工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高空作业、深基坑、高大模板、施工机械、有限空间作业等开展专项检查,督促落实闭环整改。开展混凝土质量生产和扬尘治理专项检查,各类质量投诉回复率100%。创建绿色工地3个、安心工地2个、红色工地2个、智慧工地2个,省安全标化工地1个、“相王杯”奖工程2个,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全年建筑业产值25亿,同比增速20%。联合财政、市场部门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8家建筑业企业获得奖励资金230万元。扎实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优营商环境,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低风险厂房仓储类项目“首席审批师”、工业项目“首席验收员”,“带方案挂牌”出让地块实现“拿地即开工”等,统筹推进提升建筑许可指标、获得用水用气等营商环境工作。濉溪县“皖北‘两个’加快——城镇化”指标在皖北排名第1,“国家园林县城”称号通过省级复查验收,荣获全省墙改工作县(区)先进单位,获得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县级先进单位奖项8项。
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王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