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促消费 好戏连台惠民生

2023-06-09 08:28:32    相信客户端
杜集区持续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复苏升级,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文化惠民新答卷,让“诗”和“远方”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文旅融合促消费 好戏连台惠民生

5月的南山,风景如画。长寿广场上,豫剧《包青天》的演员还在化妆,观众们就早早等在台下。百莲百荷景区,乡村音乐会的余音尚未散去,在朔里镇官庄村村部广场,文艺小分队用“乡里乡气”的文艺演出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彩虹步道上,进行美丽乡村健康跑;汉文化博物馆内,阅读杜集厚重的历史……今年以来,杜集区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促消费,好戏连台惠民生。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杜集区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文兴旅、以旅促农,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开展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有效推动“拥湖发展”“依山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长寿南山、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段园葡萄产业园、朔西湖郊野公园等文化旅游名片,杜集正逐渐成为生态观光游、乡村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的热门目的地。

为做好文旅推介,杜集区从今年春节开始推出旅游专线,将辖区内各景区连结起来,游客可免费乘坐旅游班车到各景点。区文旅体局还在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杜集各景点旅游和文化历史知识介绍。今年“五一”前夕,杜集区在研究学习山东淄博等地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杜集实际做好文旅策划、推介、引流和服务的前期准备。策划推出“五一”朔西湖大型璀璨烟花秀、音乐喷泉秀、双楼花海玫瑰展、百莲百荷蝴蝶展、汉服文艺展、汉文化研学亲子游、皖美好味道杜集特色美食品鉴、杜集炭锅美食节等蕴含杜集文化特色的系列文旅活动,为大家的假期安排了杜集好山好水好味道——赶庙会、品小吃、听大戏、逛花海、赏喷泉……既可探寻高山流水的古韵,又可赴一场现代的玫瑰之约。

4月26日至28日,依托矿山集街道的南山3A景区的传统抱元洞庙会,杜集区安排了空竹非遗展演、文艺演出、戏曲展演、“旱船、舞龙”展演、“南山景区”旅游推介会、广场舞业余联赛暨腰鼓展演以及风味杜集特色美食品鉴活动。当坐着旅游专车的首批100多位上海游客刚刚踏上淮北大地,杜集腰鼓队就送上最热烈的欢迎。在南山景区,区文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苗红化身文旅推介官,热情地向游客推介杜集的特色旅游,不仅让省内外广大游客领略杜集的美景,更感受到杜集的热情。

“五一”假期杜集区区域文旅需求加速释放,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各旅游景区景点开启“人从众”模式,景区景点游人如织。节日期间,杜集区旅游专线提档升级、班次增加,各大景点优惠活动“花样”百出。百莲百荷日均游客接待量达3000人,朔西湖景区大型烟花秀和音乐喷泉秀更是吸引日均近万名游客。为保证安全,景区采取预约限流措施。南山的院子、双楼花海、东湖欢乐世界均在“五一”当日迎来旅游高峰,休闲旅游持续火爆,深受广大游客欢迎。在安徽省最大的县区级博物馆——南山汉文化博物馆,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亲子活动,穿汉服、习礼仪,体验拓片制作……“五一”期间馆内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据统计,节日期间文旅市场安全有序,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多万元。

美好杜集的幸福旅程正在开启。5月19日,淮北市“三下乡”集中示范暨杜集区“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推介活动在南山景区启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志愿者们为老乡送来科技、医疗健康和法律知识。紧贴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三下乡”,自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戏剧演员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的唱腔在广场回响,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孩子们则把非遗展示区围得水泄不通。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泥塑、面人、糖画等,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2011年起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今年的中国旅游日,恰好是南山传统的四月初一迎水寺庙会。当天的旅游推介,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通过搭建文化传承、旅游观光、志愿服务的三位一体平台,全面展示杜集形象,宣传杜集文化,推介杜集旅游。在中国旅游日期间,杜集区对辖区内特色旅游景点、旅游精品路线进行了推广,为游客们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如百莲百荷门票买一送一,双楼花海门票半价等,以旅游促消费,推动杜集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写好文化惠民新答卷

近年来,杜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文化品牌,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文化惠民新答卷。三次蝉联“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2022年,杜集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典型案例。

在南山汉文化博物馆,利用节假日开展穿汉服、习礼仪,体验拓片制作等丰富多彩的研学亲子活动已经常态化。这是杜集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一个缩影。全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大力推动区、镇(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建设,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发展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杜集区建有区文化馆(国家二级馆)、区图书馆(国家三级馆)、南山汉文化博物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6个农家书屋、2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4个城市阅读空间,广播电视播出传输全覆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市三区一县中率先完成,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2年杜集区高岳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同时,杜集区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并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绩效评价,结合安徽文化云平台对各场馆在线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每月动态监督通报,促进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提升。杜集区文化馆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群文系统信息宣传与推广工作先进单位;杜集区图书馆在2023年淮北市“畅享阅读品味书香”朗诵比赛中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杜集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助力终身学习繁荣群众文化”获评2022年度全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杜集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均开展送戏进万村30场、放映公益电影400余场,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南山汉文化博物馆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区文化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年均累计进基层开展文艺辅导300余次,辅导基层文化骨干、文艺爱好者8000多人次。面向青少年、成人群体,常年开设书法、绘画、古筝、葫芦丝等10余类公益艺术培训课程,年均培训5000多人次,让公共文化艺术普及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持续擦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连续举办11届杜集区群众文化艺术节、8届段园葡萄采摘节文旅活动、3届环南山迷你马拉松赛,年均参与群众20余万人次。“政府搭台、企业助力、经贸唱戏、群众参与”的文体活动举办模式,让杜集区群众文化艺术节、段园葡萄采摘节、环南山迷你马拉松赛成为杜集群众文化的“金牌”活动,提升了杜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杜集区“群众文化艺术节”项目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段园葡萄采摘节,以节会为媒,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获评全省“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入选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杜集区坚持以贴近基层和百姓生活为创作导向,推动精品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原创梆子大戏《颛孙子张》,入选省“四个一”精品演艺项目,淮北梆子戏《碧水青莲》、原创相声《大哥外传》入选第二届“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村晚的台前幕后》《根与魂》两部短视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村晚”优秀短视频展播活动,其中《村晚的台前幕后》上榜最佳故事榜单,为安徽省唯一入选作品。《根与魂》在淮北市“游生态美城品传奇淮北”文旅短视频征集大赛中获一等奖。杜集区文化馆被评为2022年全省数字文化资源与短视频创作生产优秀组织单位。

“南山村里话古今,东湖湿地弄涟漪,杜集走一走,人在画廊里,杜集看一看,人在幸福里……”这是杜集区文艺小分队的队员们自己创作的快板,用“乡里乡气”的词曲,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杜集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4月以来,杜集区文旅体局迅速组建起曲艺小分队、戏曲小分队、声乐小分队、舞蹈小分队、器乐小分队等多支文艺小分队,共计80余人,在全区开展18场文艺进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杜集区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结合杜集实际积极创作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文艺作品,通过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方式,把党的声音送到社区和乡村,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心、走实。新创文艺节目让老百姓听得解渴,看得过瘾,“小舞台”展现“大作为”,“家常话”讲活“大道理”。杜集区将组织更多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创作出更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组织文艺小分队开展更多更加“乡土化”、更具“接地气”、更有“农情味”的文艺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美丽乡村健康跑。
向上海游客推介杜集特色旅游。
在南山开展旅游推介。
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演出。
记者 冯冬梅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