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东部新城品牌名校——烈山区实验学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04-26 10:00:33    淮北新闻网

“三到五年时间,我们要高起点、加速度创办一所东部新城品牌名校。”烈山区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朝龙展望学校未来时胸有成竹。

烈山区实验学校坐落于烈山区天街风景区,西承烈山工人村、东接淮北东部新城,是烈山区人民政府重点打造的公办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校特色化、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师生朝气蓬勃,教学成果丰硕,满足了东部新城居民家门口“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遴选优质师资,多维打造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学校面向全区公开选拔优秀教师,集合了常磊、王超群、朱坤坤、况丽纯、李振波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其中淮北市骨干教师5人,淮北市教坛新星4人,获得淮北市优质课一等奖5人,淮北市教学能手4人。全国信息化教育教学交流活动获国家级奖项1人,淮北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8人。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安徽省教学信息科技优质课评选中,况丽纯以安徽省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拿到国赛入场券;李宗璐、崔其敏、杨云云、马晓玮4位老师在烈山区优质课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并代表烈山区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该校积极拓宽教师成长渠道,响应政策并抓住与合肥市五十中结对机遇,全力靠齐名校,成为名校。

完备硬件配套,为高标准教学起点奠基。学校占地约80亩,其中:校园约69亩,校园东侧劳动教育基地约11亩。学校主体建筑包括3栋教学楼、1栋4层综合楼(1—3层为食堂,4层为能容纳24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1栋6层学生宿舍楼、3个篮球场、1个400米标准跑道及足球场。学校设计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设计最大学生容纳量约1600人。现有2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2个班,初中8个班,在校学生850人。配备有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物理、化学、生物、科创实验室、两口计算机教室。

“仅仅依靠学校办公经费搞校园绿化,周期长见效慢,优化校园环境只争朝夕。”为快速改善办学条件,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把绿化提升纳入学校三年规划,朱朝龙校长多方奔走“化缘”争取外援,得到烈山区委区政府、烈山区教育局、淮北市住建局、杜集区光明公园等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去冬今春,栽种多年生景观树木近200棵。40棵水杉树、银杏树高大挺拔,12棵棕榈树亭亭玉立,黄杨树、桂花树、玉兰树、栾树、榔榆、雪松等树木错落有致,海棠花、月季花等竞相绽放。原本三年的校园绿化项目规划,仅用半年时间,就落地生花,展现在师生家长眼前,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个环境幽雅、绿意盎然的花园式校园育人环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学校落实党建引领、骨干带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举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老师们积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形成了“厚德乐业、博学启智”的教风,打造了师德高尚、业务一流的教师队伍。

集思广益,民主决策,高效管理为学校发展把舵定向。从学校“三风一训”的确立到校徽图案的征集,再到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全部经过向全体教师征询意见、讨论、表决、公示等环节,细微之处无不体现出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璞石成玉,让每一粒小石子都发光”是烈山区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生动实践。强化习惯养成教育,对孩子们定期进行文明礼仪、学习纪律等习惯教育。明确“让学生发展、让教师幸福、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学校因地制宜开设了足球、篮球、射箭、吉他、手鼓、陶笛、书法、美术、创客等活动社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寄宿制管理是我们学校建设的鲜明特色!”寄宿学生多来自周边农村,小小年纪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开始难以适应,甚至不知所措。为了让寄宿生尽快适应寄宿制学习生活,班主任老师全部在校住宿,全天候陪伴学生。开学初,老师会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寄宿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指导学生叠被子、整理内务、打扫寝室卫生、搞好个人卫生。“寄宿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学校组成由校领导、老师、学生干部组成的安全督查小组,班长、寝室长互相配合,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以及作息情况,强化了学校安全管理,及时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学校建立“定量与定性、随机与定期、形成与诊断”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养成教育评价机制,对寄宿生个人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评比,每周评选文明宿舍,在下周一升旗仪式中宣布结果,并颁发流动红旗,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蓝图绘就千般景,雏凤清于老凤声。乘着东部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春风,烈山区实验学校正欣欣向荣展翅腾飞,日新月异奋进新征程,实干笃行逐梦新时代。

通讯员 于金龙 汤友军 朱美红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