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军:传承古老技艺 錾刻时代之美

2023-09-07 08:05:02    淮北新闻网

初秋的一天傍晚,在濉溪古城石板街,金成银楼匠第三代传承人张明军拿起焊枪,全神贯注地熔化银块。

竹节在手镯上生长,兔子银锁在脖颈间跳动,凤凰在发簪上回望……伴随着叮叮当当的“交响乐”,银块幻化成各种灵动的形象。

从创业初期无固定门面的“金成银楼”,到如今在石板街拥有2家门店,光华流转间,这家创立近半个世纪的老店在传承中发展壮大。

银,或示贵气、或示富有、或示纯洁、或示大方而别受钟爱。佩银,不仅是时尚,更是养生文化、长寿文化的重要解读。今天,让我们走进金成银楼,了解已入选淮北市及濉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家老店的银器制作技艺。

今年36岁的张明军是金成银楼的老板,也是第三代传承人。自幼,张明军跟随祖父、父亲学习银器制作,渐渐喜爱上了这一传统技艺,成年后便独立承担起店铺经营的重担。说起祖父,张明军打开了话匣子:建国初期,20多岁的祖父张玉祥选择离家乡并不太远的宿县闯荡。无意间,张玉祥拜一位老匠人为师,跟着他学习制作技艺。老匠人看他心诚,就答应收他为徒,带着他走街串巷,制作银饰。经过多年的学习磨炼,张玉祥较为完整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银器精工制作技艺精华,融汇了细作、精刻、拗丝、镶嵌、雕琢、抛光、打磨等各种技法。

学有所成后,张玉祥在宿县、濉溪一带独立开展银器制作营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濉溪县也像南方地区一样,迎来了开店创业热潮,张玉祥萌生了回乡开设固定经营场所,传承自己掌握的银器制作技艺的想法。

1980年9月,在当地人民公社批准下,张玉祥筹备近一年的濉溪城南金成银楼作为“副业”,在濉溪石板街开张了。之后,他把银器制作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张后红。让张后红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银饰品加工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天来找他们加工的普通群众很多,业务非常忙,而且技术要求高。张后红铭记父亲教诲,始终坚持纯手工加工每一件饰品。热情的态度加上精湛的手艺,金成银楼的名声渐渐远扬。

张明军是张后红的儿子,家里三代相传制作银饰。店内摆放的,是他通过反复推敲、精敲细打而创作出来的大量精美银饰工艺品,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设计特色,映射出本地的文化属性。

代代传承、精益求精,银饰制作技艺已经成为张明军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他6岁便开始接触银饰制作,12岁正式跟父亲学习,在20岁时接管银楼的经营。“我喜欢制作银饰,从小就看着家里的长辈在一起敲敲打打,将一块块银条变成一个个充满设计感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张明军说。刚开始时,张明军致力于将手镯戒指做好做精,后来在家里长辈的指导下,手艺日渐精湛,如今更复杂一些的项链、银锁也可以打造得很精美。

制作银饰是十分耗费时间的,为了让每一件饰品都能达到最精美的状态,制作前张明军都会提前设计手稿,觉得满意后才会在银版上进行制作。他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左手握錾子、右手拿锤子,全神贯注地錾刻手环,每挪动一下錾子、每敲下一锤,都极其专注和小心,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做每一件银饰都是没有模具的,每件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我一锤一锤打出来的,打的过程就叫錾刻,用的工具是錾头,它有各种形状的,有尖的、有圆的、有三角形的、有鼓的、还有带丝的,种类多样,来满足顾客对不同花纹的需要。”

张明军做每一件作品,都想着用祖父传下来的技艺把它做到最好,留给后世一个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证。这个以家庭作坊为经营方式的银楼,在2021年5月开设了第一家分店。2022年7月,张明军的手工银饰作品《银领时尚》,荣获淮北市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淮工奖”铜奖。张明军透露,他上小学的儿子对银器制作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已计划培养他这方面的潜质,将来高考后报考相关专业,未来把技艺传承给他。张明军说:“我认为银饰制作是一门高大上的技艺,每锤打一下,都是在和古人对话,会滋养人的灵魂,未来我将精进自身的技术,更加追求品质,把这一技艺发扬光大。”

记者 吴永生

见习记者 李雯雯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