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海:当好百姓致富带头人

2023-12-13 08:10:13    淮北新闻网

近日,在杜集区朔里镇官庄村的地头上,站着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正和村民讲解着当前的政策。“小田变大田,对大家种地来说特别好,好耕种、好管理,你们的投入少了,收入多了,还能有分红。”说话的这名“90”后青年,是官庄村村委会副主任曹长海。

官庄村是一个移民搬迁村,建村之初无资产、无收入。“城市发展很快,但家乡还是老样子。”就这样,毕业后的曹长海看到了家乡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动起了回乡的念头。

对于曹长海的决定,父母以及乡亲们并不理解,他们大多认为“既然出去了,就不应该跟他们一样回到乡村”。那段时间,曹长海跟父亲的关系闹到了最僵,但曹长海坚信自己是在走一条正确的路。他想通过实际行动让父亲明白,自己跟老一辈的村干部不一样。

2018年,曹长海选择回到官庄村。与祖辈不同,年龄小、有热情、懂产业的曹长海擅长整合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关注乡村可持续发展。初到官庄,曹长海一直在思考村子的发展新路,从本村实际出发,坚持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改。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根据移民村的特色,曹长海鼓励村民将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流转,致力于托起村民的致富梦。2021年,曹长海成功当选村委会副主任。不久后,村里成立了淮北乾升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吸引、带动全村进行土地流转,官庄村成了全镇“小田变大田”改革的核心区。

2022年,官庄村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比去年增长35万元。集体经济主要是鱼塘发包、水稻小麦轮作和菊花种植。其中,香稻种植从2020年开始流转100亩低洼土地到2022年扩大种植面积达340余亩。集体经济年收入增收30万元左右。

如何让农民致富是一个老话题。但对于曹长海来说,这也是个经久不衰的新挑战。“2020年刚开始调整的时候难度挺大,大家都不愿意,工作不好做。”曹长海坦言:“如果田块不能做到集中规模化生产,产量效率都搞不上去。”“小田变大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官庄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统一思想,入户宣传不改变土地承包政策、不减少农户权益,给农户吃上“定心丸”。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都不看好我,因为自己没有经验,缺乏从事农业方面的知识,但是我相信所有的质疑都是靠行动来打破的,我积极参加杜集区高素质农民培训,一有空就跟着淮北市新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的专业老师学习一些方法、知识和经验,每天早上、晚上都去村民家里聊家常。”通过持续的讲解、劝导,越来越多村民对曹长海有了认可。

“过去农户种植都是单打独斗,销路有限制。但现在我们采取了‘企业+合作社’模式,将我们的农产品统一集中销售,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自从新模式建立后,平均每年带动农户增收3000元,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60人。

对于官庄村来说,实现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发展。2020年,官庄村启动“小田变大田”试点。曹长海用3年多的时间创造出400多亩“小田变大田”成果,结合官庄村优势特色产业,将整合的田块种植水稻、菊花等,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路,帮助困难家庭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分红,增加全村村民的收益。

“乡土社会的百业兴旺,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力量。”采访中,曹长海眼神坚定,“我们应该呼吁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将我们在外面学习的知识带回自己的家乡,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站在新起点,曹长海和大家有着更清晰的目标。下一步,官庄村计划建设大米加工车间,通过对优质水稻的加工,把原来的卖原粮变为卖优质大米,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让村里更多好的农产品走出去。“我将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带头人,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生活越来越好。”曹长海满怀信心地说道。

    记者 邹晨光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