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遇上国庆 淮北特色旅游街区浓浓民俗文化味

2023-10-08 08:19:32    相信新闻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人们漫步于濉溪古城、隋唐运河古镇等特色旅游街区,通过参与“沉浸式”旅游体验,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厚重的文化积淀。

9月29日晚,濉溪古城化身华彩夜市,街巷两侧各种互动摊点鳞次栉比,游人们身着汉服,携亲伴友缓步其间,“一街八巷”上处处洋溢着中秋节庆的喜悦气氛。月舞中秋·舞蹈汇演、月满濉溪·溪水飞龙、非遗展演·皮影戏荟萃,让人眼花缭乱;文创集市、中秋民俗游艺嘉年华,一场场“沉浸式”互动让人饱享文化盛宴。

吃月饼、喝桂花酒、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为营造“沉浸式”过节的氛围,濉溪古城设置了民俗、非遗、游戏互动摊位,广大游客可以体验手作月饼、中秋联诗、投壶以及猜灯谜等传统民俗亲子互动体验项目,在感受互动活动乐趣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对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节庆文化的热情。

濉溪古城石板街遍布着多家列入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银楼,包括老德兴银楼、老艺峰银楼、金成银楼等老字号银楼。走进老艺峰银楼,市级非遗传承人张前程正在教游客体验银器制作技艺,伴随着叮叮当当的“交响乐”,银块幻化成灵动的形象。

制作银饰是十分耗费时间的,为了让每一件饰品都能达到最精美的状态,制作前,张前程都会提前设计手稿,觉得满意后才会在银版上进行制作。他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左手握錾子、右手拿锤子,全神贯注地錾刻手环,每挪动一下錾子、每敲下一锤,都极其专注。

“做每一件银饰都是没有模具的,每件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我一锤一锤打出来的,打的过程就叫錾刻。用的工具是錾头,它有各种形状,有尖的、圆的、三角形的,有鼓的,还有带丝的,种类多样,来满足顾客对不同花纹的需要。”张前程说。

中秋佳节,蕴藏着中华儿女对小家团圆、大家幸福、国泰民安的祈愿和追求。今年中秋夜,隋唐运河古镇在深化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的同时,联动街区文旅空间、非遗民俗展示点等,开展了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香包就寄托着思念祝福。在隋唐运河古镇上的杨家香包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香包布艺传承人杨海玲正帮助顾客挑选香包。

杨海玲,作为淮北香包布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淮北香包,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改进香包的造型,尝试设计出更丰富多样的香包文创产品。据她介绍,淮北香包的制作,主要是采用绸、缎、棉、麻等织物裁片,然后使用各种彩色丝线缝制,内部填充掺有香料的棉芯,最后加中国结和璎珞作为点缀。它们可大可小,可以随身挂佩,也可以用于室内装饰;形式多种多样,且寓意丰富,如寓意“福禄”的葫芦形香包,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形香包,寓意“平安”的宝瓶形香包等。种类和工艺虽然都在逐渐提升,但“驱恶辟邪、求吉祈福”,却一直是香包文化的重要主题。

中秋、国庆假期,我市各地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系列活动不断彰显传统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探索“非遗保护+文旅融合”新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 吴永生

实习编辑 董启萌 方怡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